-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驶质量评价指标的回顾和展望.doc
震墨重参——————————二——一sHANGH越HIGm哪s ◎
的标定是合适的。我们在好几篇论文上都提倡这一重
要的可测的物理量阱一。研究发现行驶质量与乘客所
经历的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变化率JERK的具体关
系式为:
RN=5—2.70Log(1RI,O.346m,km)+占 (R2:o.74) (7)
RN=5—2.88Log(以∞。00768m,s2)+占(R2=o.83) (8)
RN=5—3.03Log(J70.352m/s3)+占 (R2:o.93) (9)
公式中RN代表行驶质量,符号J2、J和£分别表示加
速度(位移的第二次微分),加速度的变化率(位移的第三次
微分),和回归误差。IRI事实上代表的是位移的第一次微
分因为它是由指数ARV除以行驶速度导出的。方程、(8)
与卿的相关系数的平方(R2)分别是74%、83%、93%。反映
了加速度变化率确实与行驶质量相关性最好。从而可以推
断JERK为乘客在车上最直接感知的动力量呻。进一步的
研究发现更高阶的位移微分和行驶质量的相关性并不比
JERK好。并且随着微分次数的增加,这种相关性变得越
来越差日。与公式㈣相似的回归分析发现行驶质量RN与
动力量j4(1立移的第四次微分)’j5(位移的第五次微纠,j6(位移
的第六次微分)的相关系数平方值分别是86%、59%、42%。
也就是说,行驶质量与JERK的相关系数值(哟达到最
大。所以,引进JERK这一物理量表征路面的行驶质量是
合适的。
5 结论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指标获取方法
的演化进程。从AASHO最早的人工实测路面车辙及破损
到目前的世界一统机械化的统计量IRI,均未能采用符合
人们直觉的物理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JERK指数。
分析结果表明JERK是人们直接感觉的可实测的物理量。
其相关性要明显好于IRI。因此,选JERK作为回归变量
是最合适的。我们也看到同行们努力在这方面所做的种种
工作。我们相信IRI仅仅是一个过渡的暂时流行的标定路
面行驶质量的参考量。随着时间的进展,IRI会象它的前
身ARV和ARS等等一样被逐步淘汰。我们大多人迟早
会认识到使用它来表述路面损坏或行驶质量的局限性和
非客观性。若再考虑到一个完整的路面结构和路面的分析
和模拟系统不可能建立在IRI所间接地代表的路面损坏
或行驶质量之上,迟早人们会意识到IRI的局限性,从而
更多地使用JERK这一物理量。因为与路面损坏直接相关
的量是平均动力压载,动力压载系数堋,和动力的变化率
嗍,而这些量均与JERK有关。
参考文献:
[1】 careyJr,w,N.&Irick,P.E(1964),ThePavementser、,iceabil
畸concept,Hi曲wayResearchBulletm250,40一58
【2】 Liu,C.(1997),PavementRideQualicy&Vellicle—RoadDy
naI试cInteraction,UMIDissercationSeices,Be&HowenIn
f-onnadonCompally,A如Arbor,MI.
[3】 Liu,c.&He肌an,R.(1996),NewApproachtoR-oadwayPer
formallceIndices.J.Trans,Eng.,122(5),pp.329.—136
【4] Liu,c.,GaZis,D.c.,andKerHledy,T.W.(1999),H啪anJudg
mentandtheAn由dcDerivationofRideQuality,Trans.sci.33
(3),290—297。
[5】 Fechner,G.(1966),E1ements ofPsychophysics,Holt,Reinharc,
andWinston Inc.
【6] Liu,c.,andHernlan,R.(1997),Roadwa)广。VellicleInteracdon,
PhysicalIndices,andHumanRa血玛ofRideQualic),,Trans.Res.
Rec.,1 570,pp 55—59.
【7] sayerS,M.w.,Gillespie,T.D.,&Queiroz,C.A.V.(1986),The
IntemacionalRoadRoughnessMeasurement,WoddBank
TechnicalReport45,WoddBank,Waslling的nD.C.
【8] Yew,c.andP.FIiedmall.(2002),MeasurillgdleR0adtoIm
provement,PublicRoadS,USDoT&FHWA,66(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