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行为的研究.pdf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行为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Y9551t6 学校代码: 10246 学 号: 031017025 曰一 . 後虻 学 火刚论学文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 BehaviorsoftheUnitedStatesinthe A ontheMultilateral Study Security Asia·PacificinthePost-ColdWarEra Region 院 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专 业: 国际政治 姓 名: 余建军 指导教师: 吴心伯教授 完成日期: 2006年4月15日 ■ 中文摘要 考虑到二战以来亚太地区较为独特的安全政治现实,美国在冷战后通过多边 途径介入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行为值得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本文以“冷战后美国 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冷战后 美国在亚太地区偏好于什么样的多边安全安排,美国的多边安全行为模式和逻辑 是什么,以及美国的安全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本文的研究特色主要有:在分析概念上,本文创造性地界定和运用了“多边 ● 安全行为”这一概念范畴,用来描述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参与和创设多边安全 安排的行为;在分析层次上,本文没有落入传统的“国际一国家一个人”的分析 套路,而是引入了地区这个层次,强调从亚太地区自身的特征去解释该地区的安 全现象:在分析理论上,本文虽然借鉴了约翰·鲁杰等人关于多边主义的研究成 果,但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正和补充;在分析方法上,除了采取历史、定性和比较 等传统方法外,本文还运用了文本分析、定量和个案等现代研究手段。 全文共分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六个部分。 在绪论中,作者主要是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问题,评估 研究现状,以及交待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 ● 第一章着重阐述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理念和实践。作者首先从较为宽泛的意 义上对“多边安全”这一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然后从学理上而非经验上识别出 五种多边安全模式,其中,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是冷战后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 的重要理念基础。接着,作者从过程的角度对冷战时期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美 国)提出的多边安全倡议和进行的多边安全实践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着重分析 了“太平洋公约”计划和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这两个案例。最后,根据重新 界定的“多边安全”概念和设定的几项标准,作者遴选出冷战后亚太地区出现和 存在的一些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多边安全安排,并逐一进行了分析。 ● 在第二章里,作者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冷战后美国的多边主义行为,接着分 别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考察了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从纵向来 看,不同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待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存在 较大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