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处方药与家庭用药第九讲,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别,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什么意思,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目录,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非处方药品目录
第十六章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点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用药 第二节 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点 (一)老年人各器官系统的变化 神经系统:脑萎缩;脑循环血管阻力增加,大脑血流量 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调节能力下降。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体重量减轻,激素分泌减少,激 素受体减少 心血管系统:脂肪与结缔组织增加 ,心搏出量与心输出 量降低。 消化系统:胃黏膜萎缩,胃肠运动减弱,胃肠道和肝血流量减 少,肝重量及肝微粒体代谢酶活性降低。 呼吸系统:肺泡膜变薄,肺小血管硬化,肺毛细血流量减少, 弥散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下降、呼吸肌肌力下降 等。对CO2的敏感性下降。 泌尿系统: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泄和重吸收功 能均下降,致肌酐清除率降低。 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细胞调控网络失去平衡。B细 胞变化不明显,血清抗体总量无变化,但抗体类型分 布异常,如IgA、IgG增加,IgM减少。血清中自身抗 体增高。 其他:肌肉与体液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 用药机会多、种类多、疗程长 在工业化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的药品消耗量占总人群药品消耗量的1/4~1/2 英国医疗保健的药物开支,30%用于老年人,75岁以上的人中有3/4是常规用药者,其中2/3的人每天用药1~3种,1/3的人每天用药4~6种。 主观选择药物的要求高,用药依从性差: 个体差异大:缺乏按生理年龄分组的标准,也不可能像婴幼儿那样有各种年龄或体重折算用药剂量的公式。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第二相:结合反应等作用不变 如异烟肼、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的乙酰化反应 老年人药物肝代谢影响因素多,如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病理状态、遗传因素、联合用药等,无测定肝代谢的定量指标,这也是强调老年人用药方案必须个体化的原因之一。 。 选药合理 老年人在用药前应了解病史,用药史及目前用药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明确用药指征,选择疗效肯定、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的药物; 老年人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使用药物。 当老年患者必需用药物时,则应用最少药物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不超过3~4种药物的伍用,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不适合老年人的药物如M-R阻断药 不滥用滋补中药和抗衰老药 合适的剂型和恰当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具体情况,最好是监测血药浓度与肾功能降低,实行剂量个体化; 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老人用成人剂量的3/4 老年人吞咽片剂或胶囊有困难,宜选用颗粒剂、口服液或喷雾剂; 病情紧急者可静注或静滴给药。 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和不稳定,将影响缓、控释药物制剂的释放,不宜使用缓、控释药物制剂。 掌握用药最佳时间 对消化道具刺激性的如四环素、铁剂等饭后给药 健胃药、利胆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驱肠虫药、盐类泻药等宜在饭前服用。 对有节律改变的药物,掌握最佳时间的用药,是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上午10点钟用药,降血糖作用强。 对需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宜将2d的给药总量隔日上午8点一并给予,既可填补皮质激素低谷期,又减少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 控制嗜好与饮食 用药期间控制烟、酒、茶嗜好及日常饮食,烟、酒可诱导肝微粒体药酶系统,使某些药物血药浓度降低。 铁剂、氟奋乃静、氟哌利多与茶饮料因形成沉淀不易吸收,不宜同服。 食物营养可纠正老年人低蛋白血症、B族维生素缺乏。 服用四环素、多西环素时切忌同饮牛奶。 糖尿病患者若不控制饮食,则降血糖药物是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的; 用强心苷、降血压药时需限制食物中的盐分; 使用利尿药治疗时,应限制含钠盐丰富的食物 思考题 老年患者用药的特点 第六节 老年患者慢性病与药物治疗 关于高血压: 诊断标准:收缩压大于140mlHg,或舒张压大于90mlHg 分类:原发性(90%以上)、继发性 发病原因: 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