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玲——家庭法律社会学第一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 期 家庭法律社會學:第一講 引薦家庭法律社會學的知識殿堂 施慧玲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編按: 本「特別連載」以法律社會學之本土化應用為主題,介紹我國家庭法之議題取向 研究方法。所謂「家庭法」乃指「規範現代核心家庭中夫妻親子關係以及核心家庭與 親族間身分關係之法律」。「法律社會學」則為「應用社會學理論與社會調查方法,觀 察、分析、評論法律在制定修正或解釋適用上與政治、經濟、人文、歷史、宗教等社 會結構因素間之互動關係,進而論證法律之價值、功能與極限,並展望法律進化之學」。 而「家庭法律社會學」即以法律社會學之方法研究家庭法的學門。今年度作者擬就家 庭法律社會學研究之基礎理論與應用方法,引領初學者入門。首先為讀者引薦家庭法 律社會學的知識殿堂,隨之透過特別選定之家庭法範例,包括「家庭菸害防治」、「一 夫一妻制度」、「婚姻暴力防治」、「子女本位之親子法」等議題,解說各種法律社會學 理論與研究方法之選擇及其交互應用模式。 壹、行前 八十九年六月間 ,「政大法學評論」登載「論我國家庭法之發展與研究 一個 家庭法律社會學的觀點」一文。透過該篇論文,筆者首次嘗試在台灣的學術期刊上引 薦「家庭法律社會學(Sociology of Family Law )」。也許因為無關國家考試,並沒有太 多人去注意它,更因為該主題內涵與國內身分法或基礎法學的研究傳統多所偏離,連 1 7 期 筆者自己都沒敢將之放入法律學系或研究所主要科目之教學大綱 。這個學年度開始(九 十一年九月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首次將「法律社會學導論」列為法學組大四上學期專 業必修課程,筆者有幸擔任授課教師,且意外地獲得一班非常用心上課並製作研究報 * 告的學生。 有了一學期在授課成果上的鼓舞,下學期(今年二月起)筆者便在碩士班 與碩士在職專班都開設「家庭法律社會學」的選修課程,同學們的選修情形與上課態 度都給予本學門再次的肯認。筆者於是決定要嘗試帶領更多學生一遊個人所建構之「家 庭法律社會學的知識殿堂」。感謝「月旦法學教室」為筆者開辦此次神遊之旅,並歡迎 各位同學隨我出訪。同行者請暫時褪去傳統法律教育的聖袍,並嘗試將你已熟讀的「三 段論法 」、「構成要件」留在原位,尤其切忌將你已經標註了各式考古題的基礎法律教 科書裝進行囊。也許你還是想帶著自己的專屬六法全書,以備不時之需。其實也無大 礙,但是你最終將發現,帶著自己的腦袋與視野會更實用些。如果你還保有築夢與想 像的本能,那會是讓你能夠盡興於此遊的寶貴天賦,一定要盡情發揮! 貳 、窺探 歡迎大家隨我前來個人專屬之「家庭法律社會學的知識殿堂」。殿堂的建材與擺設 主要來自筆者接受法律社會學訓練的英國與其後繼續從事家庭法應用研究的台灣本 土。從外部的一磚一瓦到內部的杯杯盤盤,都是筆者自己用心選材、設計、堆砌、擺 設而成的。由正門向內窺探,你會看見殿堂正中懸掛著「隨緣」字型的天然原木,而 不是傳統法學「理性權威」的厚重匾額。殿堂內並無隔牆,可以一眼望盡。在挑高半 圓形房頂天花板上,隨興地浮雕著法律社會學大家們的主要思想:從最早自由法運動 中 F. Geny 之「法律之科學的自由探究(libre recherché scientifique )」、E. Ehrlich 之「活 * 在完成教師授課與專業知識測驗之後,該班學生依筆者於期初所指定之主題,應用「社會問題立法研 究」之方法分組作議題取向研究報告。各組報告成果爭妍鬥豔、各出奇招:負責「璩美鳳光碟案與隱 私權」的同學們在嚴肅的學理探究之外,還與我們分享案後法律追緝間的媒體小道消息;負責「柯媽 媽事件與汽車強制責任保險法」的同學們則實地採訪若干砂石車司機,讓我們看到不被法律承認的職 業團體另類法益;負責「鄧如雯殺夫案與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同學們對照官方與民間社會調查數據及 分析圖表,展現法律多面向的社會行為;負責「彭婉如事件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同學們還利用深 夜試打全國各縣市保護專線,以測試法律之執行實效性;負責「九二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