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
普那路亚婚
在通婚范围内,男子可以把任何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女子可以把任何男子作为自己的丈夫。夫妻不属于同一集团,男方到女方集团过婚姻生活,日常生活在母方亲族,共夫的姊妹间和共妻的兄弟间互称“普那路亚”
血缘家族
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出现在氏族公社之前,又称前氏族公社或原始公社。在原始群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依据血缘关系组成的群体,实行血缘群婚,实行按照辈分来划分的群内婚,这种婚姻又称“行辈婚”或“班辈婚”。存在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是一个较小的群体,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妇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狩猎,老人照顾孩子。
哈拉巴文明(前2500~1750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明是20世纪20年代初发现的。公元前2500~1750年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哈拉巴文明遗址最早发现,故称“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的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进入青铜文明,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发明印章文字。出现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城市文明。18世纪因外族入侵,约18世纪印度河文明衰落。
爱琴文明(前2000~1100)
公元前2000~1200年爱琴海区域的青铜文明和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中心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是希腊文明及欧洲文明的开端。产生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线形文字和米诺斯王宫(又称克诺索斯),迈锡尼城堡等王宫建筑。公元前1700年和14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先后进入全盛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希腊人中的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部南下,毁灭爱琴文明,希腊进入荷马时代。
埃赫那吞改革
新王国以来阿蒙神庙僧侣集团势力日益强大,对王权构成威胁,阿蒙普特四世为维护统治着手进行改革。最初恢复对拉神的崇拜,后创立唯一太阳神“阿吞”,封闭阿蒙神庙,在阿玛尔纳另建新都“埃赫塔吞”自称“埃赫塔吞”,选拔中小贵族和平民担任官吏。打击阿蒙神庙势力,加强法老集权统治,遭到保守势力强烈反对,埃赫那吞死后改革被废止,以宗教斗争为表现形式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以阿蒙神庙僧侣集团的胜利而结束。
乌鲁卡基那改革
在平民支持下,乌鲁卡基那推翻卢伽尔安达,取得政权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公元前2378年,拉格什。废除前国王的种种弊政,大兴有利于平民的改革之举。打击贵族寡头势力,是目前所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约公元前2371年,乌鲁卡基那的统治被推翻,改革最终失败。
《乌尔纳姆法典》
公元前2113年,乌尔纳姆建立乌尔第三王朝,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了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乌尔纳姆法典》。从20世纪50年代起陆续被发现。古巴比伦时期抄本残片复原后只得到一篇很不完整的序言和少量法律条文。该法典维护奴隶制和私有制外,反映当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随着阶级矛盾尖锐,公元前2006年,在埃兰人和阿摩利人夹击下乌尔第三王朝遂亡。
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出兵巴勒斯坦,次年,他攻陷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将国王齐德启亚和大部分犹太居民迁至巴比伦,贬为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存在于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38年,波斯开国皇帝居鲁士灭新巴比伦之后,释放了被囚的犹太人,并允许他们返回巴勒斯坦,但建立一个臣属于波斯帝国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贝希斯敦铭文》
波斯国王一世大流士统治时期,大流士一世把平息暴动、镇压起义的经过,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种文字刻在从巴比伦到爱克巴坦那大路中途的贝希斯敦崖石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包括浮雕和铭文两部分,1835年,英国学者罗文森发现石刻铭文并制成拓本。这个铭文是现在所知的波斯王国所有铭刻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研究波斯历史的珍贵资料。
吠陀时代
吠陀意为“知识”或“学问”,雅利安人祭祀用的颂歌、经文、梵语的汇编。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学典籍。《吠陀本集》《梨俱时代》《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解释吠陀的书《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雅利安人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反映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次大陆到公元前600年的印度历史,这一时期称为“吠陀时代”。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世纪~10世纪,雅利安人入侵次大陆并征服土著居民时代,又称梨俱吠陀时代。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0世纪~7世纪,雅利安人国家产生及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形成时代,又称吠陀——梵书时代。
¤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意为“等级”,汉译佛经译为“种姓”,瓦尔那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以等级关系为表现形式的阶级关系,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最完备的等级制度,严重阻碍印度文明发展和进步。
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被推举为雅典执政官,为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实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政治:将全体雅典自由民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确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