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罗大华 第13章 变态心理犯罪.pptVIP

犯罪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罗大华 第13章 变态心理犯罪.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变态心理犯罪 第一节 变态犯罪概述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变态心理与犯罪 第三节 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与防治 第一节 变态犯罪概述 一、变态心理概念 (一)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 (二)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1.经验标准。 2.统计学标准。 3.社会适应性标准。 4.病因、症状标准。 (三)变态心理的常见类别 1.身心疾病。 2.轻度的心理变态。 3.人格障碍与性变态。 4.严重的心理变态。 5.大脑疾患及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变态。 6.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变态。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二)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三)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 (一)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现象概况 1.变态心理的发生率。 2.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率。 (二)变态心理现象与犯罪行为 1.感知觉变态与犯罪行为。 2.注意变态与犯罪行为。 3.记忆变态与犯罪行为。 4.思维变态与犯罪行为。 5.情绪情感变态与犯罪行为。 6.意志变态与犯罪行为。 7.智能变态与犯罪行为。 8.意识变态与犯罪行为。 (三)变态心理患者犯罪的基本特点 1.变态心理者的犯罪动机。 2.变态心理者犯罪的行为特征。 3.变态心理者在犯罪后的一般表现。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精神病 (一)精神病与犯罪 1.精神分裂症 2.偏执性精神病 4.情感性精神病 5.反应性精神障碍 6.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 (二)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1.动机不明或离奇。 2.危害行为极端残忍而不符合常情。 3.作案往往无预谋与计划,常常是冲动性的,单独 作案,缺乏自我保护。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一种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 态。 (一)人格障碍与犯罪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冲动型人格障碍 3.偏执型人格障碍 4.分裂型人格障碍 5.情感型人格障碍 6.轻佻型人格障碍 7.孱弱型、社会疏离型、幼稚型人格障碍 8.怪癖型人格障碍 (二)人格障碍犯罪特点 1.一般带有偶然性,作案前较少预谋,有的甚至没 有预谋。 2.违法目的不明显。 3.自我保护性差,在危害社会的同时亦对自身造成 不利,甚至对自身的损害更大。 4.作案类型多为攻击型、爆发型。由于病理性的猜 疑、记仇,极易进行报复性的伤害、凶杀、毁物、 破坏、纵火等恶性犯罪。 5.由于性格极其异常且顽固,常进行持续性犯罪, 行为习惯难以改变。 6.犯罪活动一般是单独进行。 三、性变态 性变态,又名性倒错、性偏离和性心理障碍, 指性心理与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表现为性爱 对象、性身份、性目的或满足性欲的方式异常。 (一)性变态与犯罪 1.恋童癖 2.近亲相奸癖。亦称乱伦。 3.恋物癖 4.恋尸癖 5.异装癖 6.露阴癖与窥淫(阴)癖 7.摩擦癖。亦称摩擦淫 8.性施虐癖与性受虐癖 (二)性变态违法犯罪的特点 1.性变态者作案一般都是有预谋和有计划的,对侵 害对象有一定的选择性。 2.有自我保护能力,往往会采取某些掩饰罪行和逃 避打击的反侦查手段。 3.作案有一定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并系列性作 案。如系列性施虐色情毁装、毁容或其他较固定部 位的伤害。 4.作案手段凶残,特别是性施虐狂表现更加突出。 5.缺乏罪责感、焦虑感,抓获后比较容易交代问 题,对犯罪过程能较清楚地陈述。 四、精神发育迟滞 (一)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二)精神发育迟滞违法犯罪的特点 第三节 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与防治 一、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 (一)法学依据 (二)变态心理者责任能力的分组与鉴别 1.精神病和精神发育迟滞的责任能力划分。 (1)无责任能力 (2)部分责任能力 (3)完全责任能力 2.性变态者的法律责任 3.人格障碍者的法律责任 (1)反社会人格。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司法精神病学 家曾认为反社会人格者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2)情感性人格,强迫性人格,孱弱型、社会疏离型 与幼稚型人格等几种人格障碍者,在出现犯罪行为 时应具有完全责任能力。 (3)偏执性、分裂性和爆发性人格障碍者,在实施危 害行为时如果障碍的程度较严重并明显影响了患者 的辨认或自控能力时,可评定为部分责任能力,否 则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4)癔症性人格障碍者在癔症发作时实施了犯罪行 为,应评定为部分责任能力,否则应评定为完全责 任能力。 二、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及其治疗 (一)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 1.发病的预防 2.犯罪的预防 (二)变态心理者的治疗 1.药物治疗 2.电休克疗法 3.心理治疗 4.康复治疗 * * 返回

文档评论(0)

118压缩包课件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