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工程 教学课件 作者 徐志胜 等 第一章 火灾烟气的产生及危害.pptVIP

防排烟工程 教学课件 作者 徐志胜 等 第一章 火灾烟气的产生及危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排烟工程 目录 第一章、火灾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第二章、火灾烟气的流动与控制 第三章、防排烟系统管路计算 第四章、建筑防排烟计算 第五章、公路隧道的防排烟设计 第六章、地铁防排烟设计 第七章、防排烟设备及联动控制 第八章、防排烟系统施工、调试、验收、维护 第一章 火灾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火灾案例 传统节日-元宵节,晚上8.05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大火 黄岩特大火灾 柞水丰禾超市火灾 公路火灾 1.1.2材料的发烟性能 (3)CO CO人吸入后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当CO和血液50%以上的血红蛋白结合时,便能造成脑和中枢神经严重缺氧,继而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即使吸入量在致死量以下,也会因缺氧而头痛无力及呕吐等,导致不能及时逃离火场而死亡。 1995年David (戴维)提出空气中CO浓度与人体暴露的临界忍受时间,可作为危害评估的参考。CO对人体失能忍受时间表达式为 (1-10) 式中,t——人体的忍受时间(min); XCO——烟气中CO浓度(%)。 表1-9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浓度/ppm(﹪) 暴露时间 危害效应 100(0.01﹪) 8小时内 尚无感觉 400~500(0.05﹪) 1小时内 尚无感觉 600~700(0.07﹪) 1 小时内 感觉头痛、恶心、呼吸不畅 1000~2000(0.2﹪) 2 小时内 意识朦胧、呼吸困难、昏迷、逾2 小时即死亡 3000~5000(0.5﹪) 20~30 分钟内 即死亡 10000(1﹪) 1分钟内 即死亡 4)二氧化碳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及暴露时间的增加,将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譬如,当CO2 浓度在10%时,人体暴露时间2分钟,将导致意识模糊(表1-10)。 表1-10 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CO2 浓度/% 暴露时间 危害效应 17~30 1 分钟内 丧失控制与活动力、无意识、抽搐、昏迷、死亡 10~15 1 分钟至数分钟 头昏、困倦、严重肌肉痉挛 7~10 1.5分钟至1小时 无意识、头痛、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头昏眼花、冒冷汗、呼吸加快 6 1 至2 分钟 心悸、视力模糊 16 分钟 头痛、呼吸困难 数小时 颤抖 4~5 数分钟内 头痛、头昏眼花、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3 1 小时 轻微头痛、冒汗、静态呼吸困难 2 数小时 头痛、轻微活动下呼吸困难 1.3.3温度方面危害 (1)火焰(Flame)与温度(Heat) 烧伤可能因火焰的直接接触及热辐射引起。由于火焰很少与燃烧物质脱离,故只对邻接区域内人员常产生直接威胁,这点与烟气不同。 烟气温度对于火场内及邻接区域的人员皆具危险性。姑且不论氧气消耗或毒害性效应,由火焰产生的热空气及气体,亦能引致烧伤、热虚脱、脱水及呼吸道闭塞(水肿)。 对于健康、着装整齐的成年男子,克拉尼(Cranee)推荐了温度与极限忍受时间的关系式为: (1-11) 式中,t——极限忍受时间(min); T——烟气温度(℃)。目前在火灾危险性评估中推荐数据为:短时间脸部暴露的安全温度极限范围为65~100℃。 * * 【教学要求】 了解火灾烟气的组成;掌握烟气的相关特征参数;掌握烟气危害特性 【重点与难点】 烟气的遮光性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烟气的主要危害及其耐受极限值 烟气是火灾燃烧过程 中一项重要的产物。除了 极少数情况外,几乎所有 火灾中都会产生大量烟气 室内火灾 911事件中的五角大楼 温富大厦火灾1 1.1烟气的概念和产生 1.1.1烟气的概念 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ASTM)给烟下的定义是:某种物质在燃烧或分解时散发出的固态或液态悬浮微粒和高温气体。美国消防协会中庭建筑烟气控制设计指南(NFPA 92B)对烟气的定义则是,在上述定义基础上增加文字“以及混合进去的任何空气”。 烟气由三类物质组成:(1)燃烧物质释放出的高温蒸气和有毒气体;(2)被分解和凝聚的未燃物质(烟从浅色到黑色不等);(3)由于卷吸而进入的空气。 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成分中,主要为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等,有毒有害物质较少。 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成分中,除了上述生成物外,还可以产生一氧化碳、有机磷、烃类、多环芳香烃、焦油以及碳屑等固体颗粒。颗粒的性质因可燃物的性质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 各种可燃物在不同温度下,其发烟性能也各不相同。少数纯燃料(如一氧化碳、甲醇、甲醛、乙醚等)燃烧的火焰不发光,且基本上不产生固态或液态悬浮微粒。而在相同条件下,大分子燃料燃烧时的发烟量却比较显著。在自由燃烧情况下,固体可燃物(如木材)和部分经过氧化的燃料(如乙醇、丙酮等)的发烟量比生成这些物质的碳氢化合物(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发烟量少得多。 发烟量是指单位质量可燃材料所产生的烟量。表1-1为各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燃烧,当达到相同的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压缩包课件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