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汇报.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教学工作汇报 2013.11 2013年,是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中间年,也是学校新一轮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起始年。学校以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建设为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在职教品牌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集团化办学、“双主体”培养、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度、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示范辐射作用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 学校设置54个专业(含2个新专业),开班专业41个,未开班专业11个,占21%。在册全日制大专生16346人,在校全日制大中专学生11732人(不含医学分院中职学生),其中全日制大专生11283人(其中共建专业学生1236人),应用技术分院中职生499人。本学期共233个教学班(含应用技术分院和医学分院大专),开设课程总门数795门,其中A类课程53门,B类课程685门,C类课程57门,周学时量6058学时。任课教师473人,生师比28.8:1,任课教师中专任教师374人,校内兼职教师37人,校外兼职教师62人,折算后平均每个教师周学时14.88学时。 建有数控、汽车、临床技能、护理、电工电子、艺术传媒、建筑技术、会计、网络工程技术、餐旅、物流、康复、印刷等13个校内实训中心,共176个实验、实训室,建有九洲数控、四方模具等“前校后厂”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9家,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267家。 由于学校所处地域影响,生源结构多元,且生源素质低。在校大专生中,技能高考、职对口、单独招生、成教网络学生2941(1207+1734)人,占26.07%;因学校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加之招生规模限制,许多专业单班开设,不同生源只能混合编班;近两年,学校普通高中生录取分数线都接近建档线,而且分数差距大,同一教学班级学生录取分数差距近2倍。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学组织难度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沉重压力。 (二)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1、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教学质量基础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制度治教。重申并严格贯彻执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出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原则意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效教学计划管理办法》,强化教学计划刚性管理;修订出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暂行规定》,规范教学行为,严肃教学纪律;根据二级学院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出台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建设经费支持及奖励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并付诸实施。 (2)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授课计划3个层面计划和课程表、授课登记表、实验室登记表、教学信息月报表4种表格为依据,强化教学计划管理和备、教、辅、改、训、考、研各环节教学运行管理。在强化中高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201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深入了解并及时处理教学问题;重视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微观管理,强化教研活动开展与检查;实行“教务值周”制度,适时分析《教学信息月报表》,收集学生意见,及时发布《教务简报》,反馈教学信息。本学期处理教学违规教师2人,学生反映问题教师谈话11人。 (3)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把多元化评价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调整了学校督导和院系二级督导人员,建立了三个教务信息平台、一个网上评教系统、一个课程中心,并对新的教务管理平台进行了多轮论证研讨。坚持督导听课制度,上半年主要听了青年教师的传统课堂、中老年教师的多媒体课堂,共听课37人、104节次;本学期重点听了共建专业课堂、新上岗教师课堂和学生反映问题教师的诊断课堂,共听课26人、93节次。 (4)科学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有效提高有限教学资源配置效益。针对2013级招生规模扩大、西区教学楼改造成学生公寓等实际,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组织国家级考试9场次,承接行业部门考试17场次,为学校创收20多万元。 2、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打造办学品牌 (1)重视市场调查,强化专业与产业对接,建立了专业布局动态优化机制,将学校专业数量动态控制在50个左右。确定了21个专业群,调整了第三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功申报了学前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新专业,暂缓招生5个专业。组织各二级学院制订专业设置规划(2014-2020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业设置规划集中论证,通过各教学单位对拟重点发展专业、拟停办专业、拟新开设专业的陈述,清晰了二级学院的

文档评论(0)

nfcm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