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概述 introduction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condition of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三、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basic vibration of the group in molecular 四、红外吸收峰强度 intensity of infrared absorption bend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condition of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分子振动方程式 三、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basic vibration of the group in molecular 甲基的振动形式 四、红外吸收峰强度 intensity of Infrared absorption bend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红外光谱的基团频率 group frequency in IR 二、分子结构与吸收峰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bsorption peaks 三、影响峰位移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ed peak shift 四、不饱和度 degree of unsaturation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性 group frequency in IR 红外光谱信息区 二、分子结构与吸收峰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bsorption peaks (2)饱和碳原子上的—C—H 基团吸收带数据 三、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bsorption peaks b.共轭效应 (2)空间效应 2.氢键效应 一、仪器类型与结构 types and structure of instruments 1. 内部结构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构框图 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原理与特点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图 迈克尔干涉仪工作原理图 4.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 二、制样方法 sampling methods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红外谱图解析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ograph 二、未知物结构确定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s 一、红外谱图解析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ograph 谱图 对比 二、未知物结构确定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s 一、激光拉曼光谱基本原理principle of Raman spectroscopy 基本原理 2. Raman位移 二、拉曼光谱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Raman spectroscopy 三、激光Raman光谱仪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6.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的红外光谱图 酰胺的红外光谱图 不同酰胺吸收峰数据 酸酐和酰氯的红外光谱图 氰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υC≡N=2275-2220cm-1 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υAS (N=O)=1565-1545cm-1 υS (N=O)=1385-1350cm-1 脂肪族 芳香族 υS (N=O)=1365-1290cm-1 υAS (N=O)=1550-1500cm-1 1. 未知物 2.推测C4H8O2的结构 解:1)?=1-8/2+4=1 2)峰归属 3)可能的结构 3.推测C8H8纯液体 解:1) ? =1-8/2+8=5 2)峰归属 3)可能的结构 4. C8H7N,确定结构 解:1) ? =1-(1-7)/2+8=6 2)峰归属 3)可能的结构 Rayleigh散射: 弹性碰撞;无能量交换,仅改变方向; Raman散射: 非弹性碰撞;方向改变且有能量交换; Rayleigh散射 Raman散射 E0基态, E1振动激发态; E0 + h?0 , E1 + h?0 激发虚态; 获得能量后,跃迁到激发虚态.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Raman C V 发现;1960年快速发展) h ?? E0 E1 V=1 V=0 h?0 h?0 h?0 h?0 + ?? E1 + h?0 E0 + h?0 h(?0 - ??) 激发虚态 1. Raman散射 Raman散射的两种跃迁能量差: ?E=h(?0 - ??) 产生stokes线;强;基态分子多; ?E=h(?0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无机材料的介电-2.ppt
- 五、14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ppt
- 物理因素 射频辐射.ppt
- 西安西能固体绝缘.ppt
-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ppt
- 吸收光谱法.ppt
- 吸收习题课.ppt
- 细菌药敏试验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ppt
- 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高倍镜).ppt
- 线性表的应用 约瑟夫环.ppt
- 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效果评价技术标准.docx
- DB41T 2842-2025淀粉型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41T 2826-2025豫南稻区糯稻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2/T 5114.2-2025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规范 第2部分:油气化工港口企业.pdf
- DB32T 5121-2025 10kV和20kV配电网工程电缆线路预制构件技术规范.pdf
- 《400km∕h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设计规范》.docx
- DB41T 2838-2025牛至种子育苗技术规程.pdf
- DB41T 2851-2025食品快速检测结果验证技术规范.pdf
- DB32/T 5115-2025 交通运输节能量核算规范.pdf
- 小学生意志力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