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墨子.ppt
第十一讲: 墨子 兼相爱 交相利 本讲核心内容 一.墨子与墨家 二.墨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非攻和兼爱 四.天志、明鬼与非命 五.尚贤与尚同 六.三表法 七.非乐、非礼、节葬、节用 一.墨子与墨家 墨子其人 《墨子》一书 墨学渊源 墨家学派 墨子其人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墨子》一书 《墨子》是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汇,共53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7篇,为墨子思想概述; 第二部分:从《尚贤》到《非儒》,为墨子讲学录; 第三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6篇,讨论认识论和逻辑问题; 第四部分:《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记载墨子言行; 第五部分:从《备城门》至《杂守》,讲城防问题和军事。 墨学渊源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要略训》 墨家学派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子·显学》)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二.墨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 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 孔子思想的流行 三.非攻与兼爱 非攻 侵略他国是最大的不义,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止楚攻宋”的故事。 兼爱:消除侵略战争的根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兼爱上》) 兼相爱,交相利 若使人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兼爱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 兼爱对孔子仁爱思想的批判 孔子的仁爱源于报恩心与同情心,因此不求回报;墨子的兼爱源于功利心,是主体以自爱之心去爱与我相对待的客体,因此追求彼此互报。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兼爱中》) 兼爱对孔子仁爱思想的批判 墨子之兼爱突破了远近亲疏贵贱之分,而孔子主张爱由亲始,推己及人的差等之爱。 四. 天志与明鬼 天志 孔子: 孔子对天的解释是模糊的,包括多种意蕴。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主宰之天常常交替使用,迭相出现。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天,在孔子那里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天是神秘不可知的,是人力所不能支配的。 墨子 墨子则在主宰之天的意义上使用天。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根据人的行为赏善罚恶。天的意志被称为“天志”,天志的基本含义就是“兼相爱”。 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恶者何也?天欲义而恶其不义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天志下》) 明鬼 墨子的“明鬼”实际充当的是“天志”的助手,是督促人们实现“兼爱”的。鬼神能协助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天,实行赏善罚暴,因为鬼神的能力也是超越一切常人的:“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明鬼下》) 非命 孔子:认为“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然后听其自然” 。 墨子:认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 ,主张“非命”“尚力” 。 墨子认为宿命论是暴人之道,是为不肖者开脱的,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五. 尚贤与尚同 孔墨一致性:人才对政治十分重要,且人才要德高才博。 孔墨的不同: 孔子:“君子笃于亲”、“故旧不遗”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尚贤 墨子:完全打破了“亲亲”的束缚,不问贫富贵贱,亲疏远近,“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 尚同 论国家起源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形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尚同上》) 尚同而下不比 六. 三表法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