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咳喘丸生产技术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肺咳喘丸生产技术分析   【摘要】目的将宣肺咳喘方提取物制成滴丸,并优选其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并结合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法,以滴丸的硬度、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冷却温度、滴头口径、滴速、滴距等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90℃,滴头内径4.1mm,滴距5cm,滴速45滴/min,冷却温度10℃。结论建立的工艺可行,所制滴丸符合滴丸制剂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宣肺咳喘丸生产技术   宣肺咳喘方来源于部颁标准中收载的中药紫茶颗粒,由紫花杜鹃和矮地茶两味药材组成,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寒性咳喘。紫茶颗粒原工艺是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合并提取精制药材。根据各药材有效成分的性质,本文改用大孔吸附树脂等精制工艺,分别得到药材的有效部位,进一步以药效学为指标配比优化得到了宣肺咳喘方。滴丸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剂量准确等优点。本文参考文献,将宣肺咳喘方提取物制成滴丸,以满足临床急症的需要。现将其成型工艺条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仪器与材料   宣肺咳喘滴丸提取物(过100目筛,记为ZC),聚乙二醇4000(PEG4000,汕头市光华化学厂),聚乙二醇6000(PEG6000,汕头市光华化学厂),二甲硅油(镇江市宏扬硅氟材料厂),液状石蜡(广州市创博华工有限公司)。滴丸机(广东药学院药物研究所),ZBS6E智能崩解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二、方法与结果   1.药物与基质混合方式的选择 3.冷却剂的选择 4.滴头口径的选择 5.滴制条件的筛选 6.验证实验   滴丸的载药量越大,成品的服用量越小,患者的顺应性越好,因此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增加滴丸的载药量。根据本制剂主药的用量及临床拟服用剂量,结合滴丸载药的经验值,选择20%和25%两种载药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载药量偏大会影响料液的流动性和滴丸的硬度,针对本制剂情况,确定载药量为20%。   滴丸的成型性和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正交试验法优选滴丸制备工艺时,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本实验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3个指标来评价,按加权系数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更合理。   宣肺咳喘滴丸表面成棕褐色,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平均丸重为50mg/粒。3批验证实验所制滴丸外观良好、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均较理想,工艺设计和优化的工艺条件可靠。   参考文献:   1.曾玉珺,黄健.HPLC法测定紫花杜鹃片中槲皮素的含量[J].药物与临床,2008,3(2):44-45. 2.邵燕虹,宋丽莉,张雪.紫茶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6):34-35. 3.艾一祥,冯毅凡,郭晓玲.不同产地矮地茶中岩白菜素含量的差异[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5):511-512. 4.熊红仔,刘珺,伍振峰,等.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1):44-46. 5.邓家刚,王志萍,李学坚,等.芒果苷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08,30(7):1070-1073. - 4 -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