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重症医学大事记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的二级学科地位终获认定
与国际形势不同的是,国内医学界围绕危重病医学的学科地位之争一直是重症医学从业人员之隐痛:尽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危重病医学会,CSCCM)成立已逾10年;尽管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已于2005年3月即告成立,尽管各级医院的监护病房建设,甚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招生工作也都如火如荼般展开但,与各省市相关从业人员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具体的学科设置以及晋级晋升制度始终是雾里看花,语焉不详幸运的是上述尴尬情况终于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在今年得到彻底改观,2008年7月4号,重症医学专业获得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学科代码:320.58。随后的重要举措还包括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医疗机构重症设置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注:征求意见已于11月30日截至)。 尽管获得学科代码意义深远,但学科建设之路尚远,本人估计至少未来10年内目前各地重症医学专业山头林立,专业背景混杂的景象不会显著改观。此外,不得不说的一句话是,实际上年轻一代的,基层的重症医生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求是极端踊跃的,这至少可以从我的blog读者留言以及其他相关医学站点中看到,这不能不为专业领域的高层所重视。最近欣闻在杜斌教授主导下,CSCCM引进了标准化的危重病专业CME课程,以推进全国的ICU医生规范化培训,我衷心希望该课程能够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长期化和固定化,兼容并包,薪火相传。当然,除了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之外,可有作为的领域还有很多,这些就不是本Blog的责任了。
2 重症医学译介工作“井喷”
这是我回国后形成的印象。与国内重症医学蓬勃发展的现状相呼应,今天的医学书店里麻醉\监护\急诊各专业类目下大量与重症医学有关的翻译书籍在架。今年我自己的科室也在万献尧主任的带领下翻译了《全身性感染,新观点、新疗法》;联系到各个医学站点、个人blog中相关的进展介绍,以及包括上面提到的引进课程可见业内的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总结、推广发达国家的经验是缩短国内外专业差距,提升总量仍很匮乏的本国重症专业人士的业务素质,甚至改变国际形象的捷径之一。不过“井喷”式的推介固然可喜,我还是期望我们自己能韬光养晦,勤于思考和笔耕,形成我们自己的原创性、集成性、典章性的著作群,以及在此背景下健康成长起来的有影响力的人才梯队。3 重症医学地位凸显当年的SARS是重症医学受到公众关注的起点,今年的汶川地震再次证明重症医学的地位。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症医学与灾难医学、急诊医学以及创伤外科的关系显然要比纸上谈兵更为错综复杂,如何在群体性的突发灾难事件中最大限度的发挥重症医学的作用,抢得先机,显然也是学科布局的重中之重。 不妨看看2008年第8期的《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Critical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危重病与急诊医学)专题,了解当代急诊医学与危重病医学的相互借鉴的情况。此外,和国内纷纷扰扰的略显浮夸的气氛相比,今年6月初《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Association between Critical Care Physician Management and Patient Mortal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一文倒真是浇灭危重病虚火的一剂猛药,差点撼动重病医学的老底,因为文章证实经过重症监护医生治疗的患者比经过其他医生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建议读者关注。4 国际多中心研究仍然少有突破性进展
基本延续去年的趋势,年初至今,国际危重病界多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仍然以阴性结果而告终。更为负面的是,既往认为是危重病里程碑式的几项研究全部被提出质疑,例如强化血糖控制无论在内科还是外科ICU都不能形成生存效益;激素替代的CORTICUS阴性结果、活性蛋白C远高于预期的致死性出血副作用、早期目标治疗备受争议的病例和指标选择,以及作者Rivers隐性隐瞒专利的不利新闻已导致NIH责成匹兹堡大学重新组织类似研究)。这不能不说是极为遗憾的事情,我记得今年年初,强化胰岛素的创始者Van den Berge还在坚称强化胰岛素降低病死率的显著或潜在效力,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几个多中心研究一再否认这项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共识”不妨将2008年本人blog中刊发的相关”阴性”大型研究总结如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人多关注临床性的研究,基础类研究进展本人涉足不多,不好妄加评论):a.CORTICUS(多国激素替代治疗)的最终结果发表于NEJM,阴性结论。b.SEPnet(德国Severe Sepsis的强化胰岛素与羟基淀粉的联合治疗),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名师课件.ppt VIP
- 网络服务业网络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方案.doc VIP
- 2025年高中《通用技术》考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堰水力计算水利工程.xls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docx VIP
- 2025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 Python 编程挑战赛(个人赛)初中组决赛模拟试卷(一).docx VIP
- 一种推送滚轮.pdf VIP
- EPC项目:基于风险管控的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4洗涤剂总活性物的测定.pdf VIP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