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传新闻传播学综合考试笔记(历史)-各王朝时期关键词已完成.doc
各王朝/时期关键词
一 先秦
1、政治
三皇五帝: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了几种“五帝”说;到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三皇五帝”说。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1)燧人、伏羲、神农;(2)伏羲、女娲、神农;(3)伏羲、祝融、神农;(4)伏羲、神农、共工;(5)黄帝、少昊、颛顼。此后,人们倾向将伏羲、神农、黄帝定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
五帝也有五种不同的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伏羲、神农、黄帝、尧、舜;(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4)少昊、颛顼、帝喾、尧、舜;(5)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总的来说,“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疱西(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是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者军事首长人物。
三代:
夏、商、周(西周)的合称。根据近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西周结束于公元前771年。三代历史近1300年。在中国历史上,三代标志着两个历史的转折点:(1)从夏代开始,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从“禅让”制(民主军事制)过渡到王位世袭制;(2)从西周覆亡到东周的春秋、战国,古代社会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诸侯林立向统一的封建王朝过渡。从历史时期上说,三代又是古代史由传说时期过渡到文字史的时期,这个转折点大致可以确定在甲骨文出现之后。
公元前21世纪,禹死后,其子启破坏了民主推举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暴虐无道。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趁机起兵,打败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统治非常残暴,引起人民纷纷反抗。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朝属国首领周武王,发动了讨伐纣的战争,灭了商朝,建立周朝。
三家分晋:
春秋末期,晋国三个异姓大夫家族瓜分了晋国公室,形成韩赵魏三个新的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晋原是西周、春秋时姬姓诸侯国,晋文公曾是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吸取篡夺郭君之位的教训,杀戮和放逐同姓公族,而任用异姓大臣;其后个异姓大臣的势力越来越大,国君的权利逐渐旁落。到战国初期,以智伯瑶、韩康子虎、赵襄子无恤和魏桓子为首的四大家族,实际上掌握了晋国的命运。公元前455年,韩、赵、魏三家联合消灭了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前453年有瓜分了除曲沃(今山西闻喜县)、绛州(今山西翼城东南)以外的全部晋国的土地和人民,晋国君被迫反过来朝见三家大夫。前403年,周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侯,分别称韩景侯、赵烈侯、魏文侯。三家分晋,乍看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实际上同后来的发生在齐国的“田氏伐齐”一样,是新兴封建势力与旧势力斗争的缩影。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说,有这样的几种说法:(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4)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除宋襄公外,其他的都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霸主。
战国七雄: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使我国的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时期,全国共有100多个诸侯国,经过不断的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齐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既是各国通过纷争、兼并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继春秋之后加速变革、发展最终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
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0~前338)姓公孙,卫国贵族,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座门下人中庶子。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天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第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工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奴隶贵族没有军工,就没有爵位。还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其农废商。第三,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景观设计概述》课件.ppt VIP
- 浙江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docx VIP
- Unit 1 Letters in Our life(课件)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9人(第三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电子文件应用与管理技术要求》.doc
- 202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