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四部温病医著中防治温疫方剂用药规律研究.pdfVIP

明清四部温病医著中防治温疫方剂用药规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四部温病医著中防治温疫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苏颖,鞠玉洁(长春中医药大学) 摘要:本文对明、清时期四部温病学著作雷丰的Ⅸ时病论》、陈耕道的《疫 痧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王士雄的((霍乱论》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收集 整理、统计分析,并总结了古代医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研究认为 四部著作中选方数量、用药味数、用药频率方面均略有差异,但是,四部著作均 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立足祛邪、重视扶正;均将祛邪、扶正放在首要位置.二 是重视不同运气年份的气运变化,将运气年份及实际气候变化、发病情况相结合, 防治温病.本文研究结果能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温疫类传染病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对明清时期四部温病专著类著作,雷丰的时病论》、陈耕道的疫痧 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王士雄的霍乱论》四部书中记载的方药进行了分 析,现报告如下。 一、整理方法及项目 对这四部书中治疗温疫的方药进行统一分类。中药按功效分类,参考中药 学》的药物分类进行分类,如教材缺如者,查《中药大辞典》和中药药典》写 明其功效,并按照前面的标准给予分类。对于各部书中所载方剂,根据21世纪课 程教材《方剂学》的分类方法按功效分类。而教材缺如者,查找中医大辞典·方 剂分册》。整理项目:总体用药频率;不同功效方剂使用数量统计:不同功效药 物使用频率统计。 二、统计结果 五部著作共得方371首,用药292味,药物共出现频率2888次。排在前48位 的药物依次是:甘草215、生姜102、陈皮80、白芍67、黄芩263、人参、厚朴57、 石膏51、生地49、桔梗48、连翘、白术47、灶心土46、大黄45、苍术、大枣43、 当归40、佩兰37、黄连、防风36、麦冬35、杏仁32、滑石31、柴胡、元参30、 瓜萎28、知母27、牛蒡子、豆豉、葛根、干姜26、羌活25、芒硝、半夏、附子、 枳实、茯苓、麝香各24、栀子、藿香23、川芎、桂枝、蝉蜕、各22、芦根21、麻 黄、荆芥、雄黄、荷叶各20。 20l l不同功效方剂使用数量统计。见表一. 表一不同功效方剂使用数量统计 类别 数量(首) 总体比例% 2不同功效药物使用频率统计。见表二。 表二不同功效药物使用频率统计 类别 次数 总体比例 第一位药 解表药 443 1Cu. 3qu 生姜 清热药 52O loo OO 黄芩 泻下药 92 3. .1 8 大黄 祛风湿药 38 1. 3l 独活 化湿药 2Ol 6. 95 厚朴 利水渗湿药 12l 4. l8 滑石 温里药 lO4 3. 6O 干姜 理气药 157 5. 43 枳实 舱2 消食药 0蛎 神曲 驱虫药 076 槟榔 止血药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