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用不同数学模型估测0--一2
1日龄黄羽肉鸡
色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席鹏彬 林映才 蒋宗勇 郑春田 丁发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试验以1日龄岭南黄羽肉仔鸡为对象,采用5~2因子设计,包括5个饲粮色氨
酸梯度(O.13%、O.16%、0.19%、0.22%和O.25%)和两个性别,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和性别
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数学模型确定色氨酸需要量。结果表明,0-21日龄黄羽肉鸡色
氨酸需要量平均为0.177%(0.032
g/d或0.85%CP);以体增重和采食量估测的色氨酸需要
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饲料转化率估测色氨酸需要量的拟合效果较差;采用二次回归模
型色氨酸估测值比折线模型的估测值高约O.03个百分点,二次回归曲线截距与折线平台交叉
点处的测定值与二次回归模型最大反应的90%处的色氨酸估测值接近;公母鸡色氨酸需要量
无显著差异(PO.05)。
关键词黄羽肉鸡;色氨酸需要量
近年,国内科研工作者在黄羽肉鸡育种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且培育出的新品种无论在生长性能,还
是在胴体组成上与旧品种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现有黄鸡饲养标准不符合新品种的营养需求,因此亟待建
立一套黄羽肉鸡新饲养标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以岭南黄羽肉鸡为对象,研究了黄羽肉鸡
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等需要量,而尚未对色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色氨酸是肉鸡的第三限制
氨基酸,其缺乏可导致肉鸡生长抑制。因此,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梯度添加晶体色氨酸,研究其对黄羽
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数学模型确定0--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色氨酸需要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分组与饲养管理
选用1日龄,初始体重为36.28±0.32g中速型岭南黄羽肉仔鸡2000只(公母各半),按性别相同
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8栏(4公、4母),每栏50只。采用全封闭鸡舍和地面平养,试验期为21d,
期间试鸡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岭南黄鸡饲养管理手册”进行常规免疫和日常饲养管理。
1.2试验设计与基础饲粮
性别。基础饲粮参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系列研究”所得结果配制,其
L一色氨酸(纯度为99%)。
1.3测定指标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以重复(栏)为单位,试鸡空腹称重,记录耗料量和死淘率,并计算平均日增重、
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
298
表1基础饲粮组成与营养含量
rng;烟酸60
注:1.为每千克全价饲粮提供:VAl5000IU;VI≥3600IU;VE33mg;VE6mg;VBl3rng;VBz9mg;VtX6mg;VBl20.03
n瞎;生物索O.06mg;N碱(50%)1
醒;泛酸18mg;叶酸1.5
索、抗球虫药物等;色氨酸通过预混料添加。2.除代谢能、有效磷为计算值外,其他均为实测值。
1.4统计分析
以重复为统计单位,所有数据采用SAS6.12软件的GLM程序进行两因子方差分析,差异显著者再
进行DUNCAN氏多重比较。另外,采用SAS6.12软件的非线性模型程序中的二次回归模型和折线模
型分别拟合肉仔鸡对饲粮色氨酸水平的反应。通过二次回归模型估测满足最佳生产性能的氨基酸水
平,该值乘以90%即为氨基酸需要量(Parr等,2003)。通过折线模型估测平台转折点处的氨基酸需要
量(Parr等,2003)。
①二次回归模型:Y=a.T2十bz十c,其中Y为依变量;z为饲粮中色氨酸浓度;a为二次斜率;b为线
次效应时色氨酸需要量x(max.)=一b/2a,该值再乘以90%即为适宜色氨酸需要量。
I,其中Y为依变量;z为饲粮中色氨酸浓度;懈为最大值;
②折线模型:Y=max+rcx(req—X)X
rc为折线斜率(zreq);req为色氨酸需要量,当xreq时I=1,否则I=0。
2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色氨酸水平和性别对0-21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