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从脾胃论治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在已有数千年理论临床文献积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学科科技,突破煎服、口服慢的难点, 充分发挥中医急症救治优势,为人类健康服务。 近年来,广大药学工作者,成功研制了一批确有疗效的急症治疗中成药,许多吸收快、奏效迅 速的剂型,如气雾荆、舌下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中医急症使用的多种注射剂,已取得可喜进展,这是在数千年中医理论临床积累为线索的 创新,这与中医经口服、口、胃肠道吸收救治急症是有区别的。加强中医经口服、口、胃肠道吸收 救治急症,应当成为充分发挥中医急症救治优势的研究重点。深信经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 中医急症的治疗水平一定会有提高和突破。 亚健康状态从脾胃论治探析 郑超伟1刘佳2周福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05) 亚健康,即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 体、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出现活力和外界适应力降低的生理状态。随着社会竞争 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由于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西医目前尚缺乏有效和针对性强的诊治方法,而中医在防治亚健康方面 却有其独到的见解及优势。中医虽无“亚健康”的概念,但其症状与中医脾虚所致病症表现非常相 似。因此,从脾虚理论出发,对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l脾胃与亚健康的关系 脾的生理功能在于主运化和统血。《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血证论》亦云:“食气入胃,脾经化水, 下输于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此可知,滋养濡润五脏的气血津液皆有赖于脾 胃的化生与输布,五脏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且以脾为中心。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精气血津液的生化, 各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滋润。《类经·葳象类·脾不主时》云: “脾胃皆属乎土,所以生万物。……±为万物之本,脾胃为脏腑之本。”正因为脾为“后天之本”的 功能,历代医家对其尤为重视,由此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之论。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能为化生精气血提供足够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 织就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反之,当机体的“阴平阳秘”正 常生理平衡被破坏,则引起“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五脏生理活动的 中心。李东垣指出:“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故脾胃健运,营养 充足,则人的四肢肌肉丰满,轻劲有力”,反之则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在亚健康人群中,脾胃 虚弱较为多见,患者常常出现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因此,调理脾胃 为治疗亚健康的重要手段,如《医林绳墨》日:“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脾胃为先。”李东垣指出: “善治病者,惟在调理脾胃”,也恰恰说明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亚健康状态作为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常以倦怠乏力、纳差、失眠、多梦、 脱发、头昏、月经失调、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等为主症,可呈现多脏腑功能失和的临床症状。病机 ...一621...一 较为复杂,但其根本在于脾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枢”,脾胃虚弱则五脏六腑俱 虚,诸病由生。如脾气虚,则元气不足,营血亏损,心之气血不足,可见心悸气短、胸闷不舒;脾 胃虚衰,母病及子,土不生金,肺无所养,则肺病,可见少气、自汗;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 土壅木郁,则肝病,可见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或烦躁易怒;脾胃虚弱,土不制水,水湿泛滥,则肾 病,可见腰酸背痛、皮肤水肿、耳鸣。“脾在体合肉,主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日:“四肢皆 禀气于胃而不得至径,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有力;若脾失健运, 转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缺乏,故可见倦怠乏力。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症状多与脾胃相关。 2病因病机 2.1饮食伤脾 饮食失宜,可导致脾胃功能的失调。《金贵要略》:“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防,反能有害, 若得宜则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