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煤田靳探与煤田钻探 ·455·
复杂地表条件下陡倾角勘探区地震
数据采集研究木
朱书阶,程建远,朱红娟,唐汉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54)
摘要:针对王家山地震勘探区目的层倾角大(30。一60。)、地表相对高差大、地表条件十
分复杂的特点,阐述了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证明了复杂务件下陡倾角勘探区进
行三维地震勘探是可行的。’
关键词:复杂地表条件;陡倾角;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王家山地震勘探区是曾经的地震勘探失败区,也是煤矿的接续采区,现指导矿井开拓布局的地质
报告是1983年修编的,原有勘探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化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划分的要求,急需进一步
查明区内地质构造和主要煤层的赋存情况,为下一步矿井开拓和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经矿方的多
次考察与论证,最终还是决定采用目前采区勘探通用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勘探。
区内地层自老至新为:中奥陶统车轮沟群、下志留统马营沟群、上泥盆统沙流水群、上三叠统南
营儿群、中侏罗统窑街组和新河组、上侏罗统苦水峡组、下白垩统河口群、新第三系、第四系。含煤
七层,主要可采煤层为2层煤、3煤层、4层煤、4下层煤,相邻煤层间距多在5—30m之间变化,各
煤层厚度多在2—20m之间,地层倾角在300一600之间。勘探区地形跌宕起伏,且冲沟发育,地表相
对高差较大。区内地表条件十分复杂,坡度一般在200一300,部分坡度达500一600,有直立陡坎和
冲沟,高差达20余米。区内大部分地段为第四系松散黄土覆盖,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地段白垩系、
侏罗系出露;另外多年的开采已造成勘探区浅部较大范围的塌陷。施工期正是当地的多风季节。这一
切给地震勘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l 前期调研与试验工作
1.1前期调研
在对勘探区进行详细踏勘和对勘探区收集的地质资料及以往地震勘探工作经验、教训认真分析总
结的基础上,结合类似地区二维、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本次勘探野外资料采集的主
要技术难点是: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观测系统的设计问题。
1.1.1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
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量损失程度与介质的品质因数Q、地层衰减系数筘有关。地层品质因
数Q、地层衰减系数卢随频率的变化很小,它们的数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层岩石的致密程度,而地层
岩石的致密程度影响纵波的传播速度。地层岩石的品质因数口越小,地层衰减系数越大,对地震波
的衰减越大。地震波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高频成分的波长短,低频成分的波长长。因此对一个固定
的传播距离来说,高频成分衰减得多,低频成分衰减得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06CB20220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青年创新基金赞助项目。
·456· 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
实际中常用的品质因数Q与纵波速度的经验公式为:
Q=c昭
式中
C、m一常数; 一。
K——纵波速度,km/so
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层衰减系数卢与纵波速度关系的经验公式求出地层衰减系数卢
筘=1.949K2·2
经验证明用同一药量在不同地层激发时,地层越致密速度越大,子波延时越短,频带越宽,同时
在致密岩石中爆炸,孔穴半径也比较小,有利于高频信息的记录。
在接收条件不能改变时,尽量将炮点移动至基岩裸露区或黄土层厚度较小区域。
1.1.2观测系统
勘探区为山区,地表高差较大、地表低(降)速带厚度变化剧烈、速度存在横向变化,这一切
使得地震波旅行时差对有效反射波的叠加效果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所以野外资料采集时应考虑资料
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由美国输Ⅳ输出公司北京代表处编录的绿山设计软件培训教材可知:煤田勘
探常用的条束方式存在炮检距/方位角分布差,静校正耦合性差的问题,而束状砖块观测系统有近道
分布较好、检波线距可以较宽、炮检距/方位角分布较宽、静校正耦合性较好的特点。大倾角地区的
地震勘探应采用叠前偏移处理,叠前偏移一般要求资料采集时应用大排列、宽方位角接收的资料。又
根据空间采样定理,故本次设计的观测系统主要参数为:束状砖块式10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文规范与写作.ppt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音乐节主办方与演出乐队演出合同协议范本3篇.docx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3年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新高考)40抛物线及其性质(解析版).pdf VIP
- ISO 27002 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pdf VIP
- 江浙沪皖自驾路线合集(2024.1.7更新)(3).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水浒传》章回概括100回本-重点归纳.pdf VIP
- 17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因人养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