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用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填涂作答,第Ⅱ卷用蓝、黑墨水在答题卷上作答。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1.“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图书分类法。“经”主要指儒学经典,“史”是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是诸子百家及其它书籍,“集”指历代作家诗歌文词等。按此分类,《梦溪笔谈》应属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到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加近4倍。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A.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产量增加 B.封建农民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C.各国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战争的需要.A. B.C. D..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各项制度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变”体现在 ①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转变 ②由分封世袭向中央集权转变 ③由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④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 9.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10.2010年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六十周年。淮河流域的治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位于淮河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芍陂 C.通惠河 D.江南河 1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2.“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继承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 D.批驳了“天人感应”学说 13.匈奴崛起后,与中原王朝军事冲突不断,但双方经济交流始终很密切,其根本原因是 A.匈奴人经济落后,自给不足 B.中原王朝以经济让步换取和平 C.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互补性强 D.官方军事冲突不能阻挡民间经济交往 14.越王勾践曾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秦国则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中国古代政府推行早婚、分户的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繁殖人口 B.发展生产 C.增加赋税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