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香港大学美术博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關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創立於一九五三年,前身原為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一九三二年馮平山樓落成後正式成立,圖書收藏以中文文獻為主,兩者皆以捐建人名義冠名。一九六一年,馮平山圖書館遷至大學圖書館總館後,馮平山樓才正式作為博物館用途。一九九四年,博物館再易名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並於一九九六年增建新翼徐展堂樓。過去六十年來,作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庋藏許多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其中青銅與陶瓷館藏可由清代(一六四四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溯至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七零零零年至公元前二一零零年),而書畫館藏則介於明代 (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四四年) 與二十一世紀之間。 館藏以陶瓷最受矚目,當中包括漢代(公元前二零六年至二二零年)鉛釉陶器及唐代(六一八年至九零七年)三彩器等早期器皿。基於瓷器一直是中國對外經貿的主要商品,其中尤以越瓷及青瓷備受東南亞及韓國人士青睞。至於曾為迎合中東及歐洲市場於中國發展而成的青花瓷器,亦有代表作品見於館藏,當中尤以唐青花三足水盂最為人津津樂道。另外其它重要館藏還包括定窯、磁州窯等宋代 (九六零年至一二七九年)瓷器,以及明清兩代的單色釉和彩瓷。 另一批館藏珍品,則有商代(約公元前一六零零年至約公元前一一零零年)和西周 (約公元前一一零零年至七七一年)的青銅禮器,以及一批東周 (公元前七七零年至公元前二五六年)至宋代的銅鏡。而館內的元代(一二七一年至一三六八年)景教十字銅牌收藏量更是世界之冠。除此之外,館藏還有一小部份的玉石木雕、明代以降的水墨畫及當代中國油畫。 除展出館藏外,博物館也經常舉辦古今中外各類藝術展覽,並為校內學生及公眾舉行研討會、講座及其他活動。博物館同時參與香港大學藝術系的教學工作,教授中國藝術及博物館學等課程,秉承大學博物館以教育為目標的宗旨,希望透過藝術教學開拓學生視野。此外,為推廣中國茶文化,館內設有“博寮茶座”供參觀人士休憩品茗。 博物館座落於般咸道大學入口旁的馮平山樓及徐展堂樓底下三層。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星期日,下午一時至六時。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香港大學博物館學會是獨立的文化團體,經常資助博物館去推廣文物藝術欣賞的工作。學會每年舉辦不同類型活動,例如組織會員參觀各地博物館和名勝古蹟,以及主辦專題講座。各界人士均可參加入會。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