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亮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doc
亮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沈业寿,马金宝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糖复合物与糖工程实验室,中国 合肥 230039)
摘要:亮菌属小蜜环菌属,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名贵真菌.本文从亮菌名称的由来及分类;亮菌的生物学特性;亮菌中所含的亮菌甲素和亮菌多糖等化学物质;亮菌的固态和液体发酵培养;亮菌的抗炎、防辐射、升白、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5个方面对亮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亮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亮菌的进一步开发及研究提供参考. (担子菌纲Q949.329 伞菌目Q949.329+.81)
关键词:亮菌;研究现状;亮菌甲素;发酵培养;生物学功能
亮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是我国最初发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真菌.1969年江苏省丹徒县群众发现用当地发光的柳树根水煎剂能治疗胆囊炎,江苏省曾组织亮菌科研协作组,对亮菌进行生产工艺、化学、药理、毒理 、临床等系统研究,亮菌成为上世纪70年代新发现的药用真菌,子实体可食用,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名贵食用菌.目前,国内外对亮菌研究不多,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亮菌固态和液体深层发酵、功效成分分析、临床药理等方面.亮菌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亮菌甲素、乙素、丙素、氨基酸、多糖等.中医认为,该菌性寒、味甘,有强筋壮骨、舒风活络、明目、利肺、益肠胃等保健功能,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1 亮菌名称的由来及分类
1.1 亮菌名称的由来
亮菌别名小蜜环菌、青杠钻,学名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ex Fr. )Sing,汉名假蜜环菌.因由柳树发光朽木分离出菌种,菌丝体在暗处有荧光故称亮菌[1].我国民间流传作为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道疾患的中草药.
1.2 亮菌的分类[2]
亮菌属真菌界(Eumycota)、担子菌门(Bi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uomycetes)、伞菌目(Agaric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小蜜环菌 (假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
2 亮菌的生物学特性[1,2]
亮菌的子实体丛生,无荧光,一般中等大小.菌盖直径2.8~8.5cm,幼时扁半球形,后渐平展,有时边缘稍翻起,蜜黄色或黄棕色,老后锈褐色,往往中部色深并有纤毛状小鳞片,不粘.菌肉白色或带乳黄色.菌褶白色至污白色,或稍带暗肉粉色,近延生,稍稀,不等长.菌柄长2~13cm,粗0.3~0.9cm,上部污白色,中部以下灰褐色至黑褐色,有时扭曲,具平伏丝状纤毛,内部松软变至空心.无菌环、菌托.孢子印近白色.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近卵圆形,7.5~10μm×5.3~7.5μm,无拟淀粉性反应.菌丝体初期在暗处发荧光,菌丝索黄色至黄棕色,根状扁平,不发荧光.
亮菌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河北、安徽等省,生长于较湿润的阔叶树基或树桩.能引起梨、桃等多种树木根腐病.生长适温在26~28℃左右,35℃生长不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产量逐渐下降,因此,近几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本室李赓通过对亮菌菌丝体和菌质体的测定,研究发现TTC脱氢酶的活性与菌体生物量间成线性关系,可以通过计算脱氢酶的活性来测定亮菌菌体的生物量.
收稿日期:2006-08-15
作者简介:沈业寿(1949-),男,安徽肥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金宝(1972-),男,安徽霍邱人,硕士研究生.
3 亮菌的化学成分
亮菌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亮菌甲素、乙素、丙素、氨基酸、多糖等.
3.1 亮菌甲素
亮菌甲素,学名假密环菌甲素(Armillarisinum A),是一种新的香豆类化合物,系从亮菌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亦可人工合成.黄色或微带橙黄色长方形板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或甲醇中极微溶解.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 2H1 0O5,化学名为3-乙酰基-5-羟甲基-7-羟基香豆素,结构式见右图.分子量为234,熔点245℃.
3.2 亮菌乙素和丙素
亮菌乙素分子式为C9H1 0 N2O3,初步确定化学名为α-羟基-α-苯基丙二酰胺,系羽毛状白色晶体,分子量为194,熔点162~163.5℃.亮菌丙素分子量242,熔点190~196℃.
3.3 氨基酸
亮菌中有13种氨基酸,其中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出12种氨基酸: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用化学提取浓缩又鉴定出了精氨酸.
3.4 亮菌多糖
亮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实验报告.doc
- RRC连接失败优化案例(室分外泄)_W优化部_杨勇.doc
- SAP数据库表维护视图分配事务代码的应用与实际操作经验总结.doc
- SAR影像滤波算法.doc
- SAS数据处理.doc
- SBR处理工艺.ppt
- SBR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ppt
- SDE概念问题专题研究.ppt
- SNP检测方法(讲课版).ppt
- SPC基本知识培训.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