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社会风尚变革看晚明的社会变迁
学生姓名:李丽 指导教师:王丽
内容提要 在晚明,中国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就社会风尚看,包括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儒学的平民化趋势、审美情趣的世俗化、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等。晚明社会风尚发生变迁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种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这些变革表明,中国与世界范围的变革几乎是同步的,中国不是被动地卷入世界,而是积极参与了世界历史的变革,中国有走向世界的强大内部驱动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转变是伴随着明封建王朝政治的腐朽、没落和国内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发展和尖锐化出现的,因此无法赋予这种转变以本来应该具有的更加积极的意义。清统治者入关之后,尊奉程朱理学,用政权力量强行把程朱理学树立为统治思想,令广大人民遵守早已陈腐不堪的封建伦理道德,将已经发展的社会强行向后拉,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这种极端保守的思想倾向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晚明 社会风尚 价值观 社会变迁
在晚明,中国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大量的史料证明,明朝前后期具有迥然不同的社会面貌。晚明社会变迁包含着诸多方面,新旧交替,多元混合,是多种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在乡村,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长,赋役货币化,冲击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也改变了小农闭塞而平静的生活方式,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地主和佃户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口不断增长,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化,社会分工扩大,社会分化加剧,农业经济结构变迁,转向农、工、商并举的多元经济结构;手工业发展,出现新型手工业工场,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极大地增长;无论在城在乡,人们的生活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关系由对人的依附关系向对物的关系转移,社会流动加速,旧的等级制度逐渐分解,出现新的社会分层;商帮崛起,商人定居化增多,不仅促使全国性市场网络形成,而且导致社会价值观念重塑,社会整体趋向商业化;学术民间化,儒学的平民化趋势明显,上层文化与世俗文化交融,形成文化的多彩现象;卫所军户通过多种途径谋求自身解放,导致了传统社会兵农合一的军事体制开始瓦解;党社兴起,近代政党萌芽出现,形成了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初步成型的组织系统,并与市民运动发生直接的关联;与此同时,就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由于白银成为社会主币,货币经济极大扩展,商业性行为成为几乎全社会的取向,国家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权和垄断权,中央集权专职国家权力由此严重削弱,政府职能部分转移至民间社会,地方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总之,在晚明,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的转变之中。
本文拟从社会风尚变革的视角对晚明的社会变迁及其启动机制进行探究。
一、晚明社会风尚变化的诸层面表现
社会风尚通常是指一定时期被全社会推崇,影响巨大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趋向、审美心态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明朝初年,由于建于大乱之年,社会生产尚处在恢复时期,商品经济不活跃。朱元璋通过完备的礼制和严刑峻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为封建统治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的社会模式,世风拘谨,守成、俭约、朴素。然而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集团内部成员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并非凝固不变,各集团的成员之间在流动,思想、情感、观念在传递、在影响,历史演进到正德、嘉靖以后,经济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商品经济开始突破传统农业经济的束缚迅速发展起来,官僚机器在运作中老化、破旧、淘汰,纲常名教在世事变迁中吐故纳新,各色人物在星移斗转中升降起伏,工商业在层层重压下顽强生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社会正处在重大的转型时期。
社会风尚作为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交互影响,传统与现实彼此融合的产物,不可避免经受着时代的挑战。封建的纲常名教、伦理等级等制度隳毁殆尽,克尽厥职、谨守世业、各安其分的平静秩序被打乱,敬孔孟、爱尊长、重气节的传统道德发生动摇,存天理、灭人欲、尚节俭的古老信条扔到一边。人们追逐财富、迷恋金钱、唯才是雄;纷纷弃本事末,从农村涌入到城镇,到处充满着竞争;旧权威被打倒了,旧道德被抛弃了,对人欲有了更新的认识,贪图享乐,奢侈浮靡之风弥漫全国。
这一巨变引起晚明人对传统、对自我、对人生、对权力的重新审视,从而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使晚明人在社会价值观、消费观、审美情趣等方面发生了迥异于明初的变化。
1、 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期以来,人们一改以往重本轻末、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趋利经商”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激荡于城镇乡村和社会的各阶级。昔日名城古都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边远地区的小镇,“商人入贩者,每住十数星霜,虽僻远万里,然苏杭新织种种文绮,吴中贵介而彼处先得。”[1]也出现了兴旺的贸易市场。寻常民众纷纷弃农从商、地主、官僚、士人的经商队伍也异军突起。例如:苏淞带,据嘉隆间人何良俊记载:“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友谊中学)2013年招生简章.doc
- 上海市自来水行业党组织情况调查表(点击下载)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doc
- 上海体育学院校园招聘会邀请函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doc
-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doc
- 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998股票简称中信银行.doc
- 上塘水司2014年11月份管网水水质月报表.doc
- 上塘水司2014年12月份管网水水质月报表.doc
- 上投摩根货币市场基金2014年第3季度报告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doc
- 上犹县自来水取水口搬迁工程招标补疑.doc
- 韶关芙蓉新城村民安置房方案设计竞赛任务书韶关规划信息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