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崐《医方考》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燮!:箜三星进童:旦堕鱼垫塞垡垦堂查垦塑互过金迨塞堡 吴岷《医方考》研究 陆 翔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8) 【摘要]吴岷为明代新安著名医家,《医方考》为其方剂学代表性著作。该著作为方论性 专著,开全面注解方剂之先河,书中收载了历代名方效方计540首,有五分之一为首次收载 (创制)。后世医家继承了该书全面注解方剂的做法,发展出了以方剂功效归类的体例,从而 推动了方剂学学术理论本身的发展,也为临床方剂学的研究与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作者生平 吴岷(1551~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山人,生活于明代中后期。安徽歙县 西乡澄塘人。因其洞参岐黄奥旨,人称“参黄子”。吴岷出身于儒学世家,祖父吴元 昌。父亲吴文韬[1|,都是修德隐居之士,吴氏家中藏书丰富,自幼饱受儒学的熏 陶,走的是一条“儒而好医”的习医之路。他15岁时开始接触医学,通读《素问》、 《灵枢》、《难经》、《甲乙》、《脉经》、《伤寒论》等经典,精晓河间、东垣、丹溪等诸贤 医籍。25岁时由于举业不第,故而专心于岐黄,并拜同乡余午亭为师学医。余氏 博学多才,医技精湛,治学严谨,颇多创见,并且不盲从前人的学术观点。从师三 年后,余氏勉其游学,于是吴岷游历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地,负笈万 里,拜师求艺,师从“不减七十二师”。谦虚好学的品质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开阔了 吴岷的医学视野,这些都为吴岷日后行医、著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游学归乡之 后,吴岷以医为业,并课徒授业,如方元振、汪跃德、汪械及侄孙吴子湛皆从其学。 吴氏一生勤于著述,现存者有《医方考》、《脉语》、《素问吴注》(亦称《内经吴 注》)、《针方六集》。 吴氏还著有《十三科证治》、《参黄论》、《砭螨考》、《药纂》等书。但仅见于鹤皋 山人传,未见在世面流传。 《医方考》为吴氏代表作之一,其后附有《脉语》两卷。现仅就《医方考》所涉及 的内容做~研究。 233 吴岘《医方考》研究 2 主要内容 初刊于1584年,该书六卷,按病证分类计七十--I-J,以证带方,全书共集古 今名方除去重复及有名无内容者,共计五百四十首。卷一、卷二主要为外感病证 门,设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火、斑疹、疟、痢、霍乱、咳嗽等十七 门;卷三至卷六则为内、外、妇、儿、五官、急诊科病证门和生育、保健门,设虚损劳 瘵、血证、呕吐、噎膈、情志、脾胃、嘈杂、郁、五疸、消渴、鼓胀、淋涩、自汗、积聚瘾 瘕、痿痹、头病、胁痛、七疝、脚气、眼疾、耳疾、虫、痔漏、疥疮、暴死、痘、妇人、广 嗣、延年等五十五门。吴氏对病证、名方、病因病机、药物配伍原则,乃至名家医 论,均予以简明论述,指明要义。 3学术成就与特点 3.1 全面注解方剂的专著 注解方剂,后世称之为“方论”。其实现代所谓方论的内涵较之于古人的方论 内涵要更加全面,基本包括方名释义、方剂源流、方义分析和加减应用等几个方 面。古代注解方剂之方论肇始于北宋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1100)r21,之后有朱 肱的《活人书》(1111)、寇宗爽的《本草衍义》(1116)、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 (1132)及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1156)等,均有对书中部分方剂进行注解的先 例,这些均反映出医家们开始重视方剂理论本身的探究。至明代,吴岷继承和发 扬了前代医家的探究精神,将“古昔良医之方七百余首(实为五百余首),揆之于 经,酌之以心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编为六卷”(《医方考·自序》),取书名为《医 方考》,“以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 其所以然”(同上)。对所引用之五百余首方剂进行了注解,开明清方论专著之先 河,[3]为方剂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2首载(创制)方剂众多 在《医方考》所载五百余首方剂中,存在着数量较多的首载或创制的方剂。按 照叶显纯氏所制定的筛选标准:(1)已有明确称之源于本书、尚无异议者;(2)虽 然著录方源,但所述文献晚于本书问世,理当让位本书者;(3)未著方源而查找 《医方考》问世以前方书尚未见有著录者。[4154我们统计出《医方考》中首载(创制) 的方剂有112首,有如清气化痰丸、芎苏散、改容膏、清咽太平丸、六味地黄丸加 知母黄柏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方等等。经叶氏考证,六味地黄丸加知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