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证候学研究
刘华一王秀娟 张滨 李明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00020)
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胃癌前期病变病程长,病机复杂,临床
表现复杂多样。为准确地把握该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打基础。本研究
在3年内对胃镜和病理双重诊断的302例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学调查。
临床瓷料
一、病例来源
全都病例来自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病治疗中心的临床及门诊病例。选择经胃镜诊
断有萎缩性胃炎并经病理活检证实有异型增生或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者。
一、病例选择
(一)诊断标准
依据198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其中的肠化及异型增生病理诊断
标准参照全国胃癌协作组制定的标准执行。
1.病史、症状和体征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者;
2.胃镜及病理活检术,证实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二)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一个月内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者。
(三)排除标准
1.内镜检查发现合并有消化性溃疡或合并其它诊断明确的消化系统疾病者;
2.恶性肿瘤及具有外科情况者;
3.合并有严重心肺肾等脏器疾病者;
4.年龄在16岁以下或70岁以上,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不能配合调查者。
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结合数千例临床资料分析,整理出胃癌前期病变证候学基础资料,筛选出与胃癌
前期病变关系较为密切的60项症状及舌象脉象,制定出统一的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固
定消化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人员,并经统一培训,详细观察并填写调查表。
三、观察内容
(一)一般情况记录;
(二)中医证候学调查记录;
(三)胃镜检查结果;
(四)病理活检结果。
结果
一.胃癌前期病变症状及舌脉观察
观察发现,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胃脘痞满、两胁胀满、纳呆食少、暧气时作、泛酸咧心、胃
脘胀痛、胃脘隐痛、倦怠乏力、大便秘结或大便溏泻等。还可见咽干口燥、口苦口臭、恶心欲呕等。舌
质多暗。体胖或瘦小,或有齿痕.或有裂纹。舌苔薄白,或自腻,或黄腻两浊。观察所见的常见临床症
一69—
状及出现频率见表一。根据这些常见临床症状,分析归纳出胃癌前期病变的常见证型。
表一 胃癌前期病变常见症状出现频数
二.胃癌前期病变的常见证型
研究发现,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型,多为本虚标实。虚证以气虚最为多见,阴虚次之。亦有部
分患者出现阳虚或血虚等证。实证以气滞血瘀为主,少数患者有湿热、痰湿等。
三.证型与胃癌前期病变程度的关系
研究发现,轻中度异型增生的本虚证,以气虚为主,占所有虚证患者的69.78%;阳虚次之,占15.
86%;阴虚占11.33%;其它占3.03%。而重度异型增生患者有虚证者中,单纯气虚者占48.60%;单
纯阴虚者占23.85%;气阴两虚者占19.39%;其它占8.16%。实证中,轻中度异型增生患者以气滞为
型增生患者中,则气滞血瘀多见,占72.86%;单纯气滞者仅占12.0l%;单纯血瘀者占9.98%;单纯湿
热者占3.33%;其它占1.82%。此外尚有部分患者于气滞血瘀的同时,夹杂湿热等证。
胃癌前病变多伴发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祖国医学对其临床表现多有论及。如对其常见症状痞满
的论述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在病因学上,《内经》也多有论述。
如《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阐述了饮食不节与胃病的关系。《素问·举痛论》日:“寒气
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论及了寒邪入侵,气血不通而致胃痛的病机。
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倡脾胃内伤学说,提出胃痛的病机是由饮食劳倦而致脾胃虚弱,复受寒邪所伤而
成。兰室密藏·中满腹藏论》日:“风寒有余之邪,自表传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实腹满。”朱丹溪认为
病久“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实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于胃
口而痛。”其对痞满的治疗反对滥用利药攻下,认为不知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体结构与功能教案仅供参考.pptx VIP
- 物探报告范例.pdf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三协助老年人进行口腔吸痰.pptx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完整版2025年开学思政第一课.ppt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ppt VIP
-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最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