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电解一黄胞原毛平革菌对染料的降解研究左志芳等
微电解一黄胞原毛平革菌对染料的降解研究·
左志芳 安立超.‘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
摘要:以微电解为预处理,黄胞原毛平革菌为后处理。进行染料废水的两阶段处理脱色研究,考察其对于酸
性品红、亚甲基蓝和混合染料的脱色效果.实验表明,通过两阶段的处理,染料的色度得到了有效地脱除.
关键词:微电解黄胞原毛平革菌染料废水
1-引言
染料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色度高、COD高、盐度高、毒性高,BODs/COD
低,此外水质水量的波动亦较大,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1硼。对于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虽然物化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脱色效果,但由于处理费用高或产生二
次污染,其适用范围大受限制。白腐真菌是近些年人们发现的一种具有高效、广谱、低耗降解污染
物能力的微生物,它能降解其他微生物难降解的污染物,尤其是一些含有芳香环结构的和有较大毒
性的污染物【41。因此,自腐真菌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但目前,对于白腐真菌的脱
色研究仅限于实验室范围,与其他工艺的联合脱色研究也不多。本论文将以微电解作为预处理,考
察与微电解联用情况下,白腐真菌对于染料的脱色效果。
2.材料和方法
个月转接菌种。
0.05 VBl,1.2mmol酒石酸铵。
gMgS04·7H20,0.019CaCl2,109葡萄糖,lmg
染料为三苯甲烷类染料酸性品红、结晶紫和杂环类染料亚甲基蓝、蕃红花红。重点考察酸性品
红和亚甲基蓝的脱色情况,混合染料成分为酸性品红100mg/L、亚甲基蓝50mg/L、结晶紫25mg,L、
蕃红花红25
mgrt.,,实验中染料初始浓度为200mg/L。
单一染料的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混合染料的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测斟引。
3.实验方法
3.1工作参数的确定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36)左志芳,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污染控制技术
一通讯联系人.E-mail:anlichao@mail.njust.edu.c:n,025
2006年全国水处理、节水节能及环保精细化学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宁波
3.2P.C.挂膜
将液体培养基和孢子悬浮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投加到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将空气
泵调节至低档曝气。曝气一天后,反应器内出现乳白色浑浊,并伴有少量泡沫,说明P.C.在进行大
量繁殖,之后几日泡沫减少,反应器内逐渐变得清澈,可以观察到载体、器壁等各处出现白色附着
体。~般挂膜5~7d后菌体即生长完全,可以进行染料的降解实验。
3.3微电解—P.C.对染料废水的处理实验
实验对染料进行重复脱色的研究。微电解的进水染料浓度为200mg/L,第一次微电解时间按前
其浓度变化并定期测量可见光波段吸收峰的透过率变化。第一次实验至浓度变化不再明显,进行第
第三次的微电解停留时间调整为为10min。
4.实验结果及讨论
4.1酸性品红脱色实验
先经微电解预处理,再经EC.生物滤池处理。其中,第一次酸性品红溶液经微电解30min后,
降至50.19
mg/L,微电解预处理效果明显。图1是EC.生物滤池部分的处理效果,其可见光波段吸
收峰透过率变化曲线如图2。
55
50
45
柏
35
善:
魁20
鸯壬15
lO
5
0
时问(d)
图1三次实验中EC.滤池中酸性品红浓度的变化曲线图2酸性品红可见光波段吸收峰透过率变化曲线
由浓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到,第一次的降解效果并不乐观。这可能是由于微电解时间过长,虽然
30min的时间对于微电解反应来说是较好的工作条件,但出水浓度降低过多,使P.C.处理的初始浓度
处于不理想的浓度范围内,不利于自由基反应的顺利进行,此外这也是EC.第一次对染料废水的处
222
微电解一黄胞原毛平革菌对染料的降解研究左志芳等
理,其酶活力尚未达到最佳状况,导致脱色反应的延长。
第二次的处理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AD软件:PTC Creo 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VIP
- 《宪法基本知识课件:公务员考试公基必备》.ppt VIP
- 航空概论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辽宁研发楼室内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doc VIP
- 《饮用水源保护区》课件.ppt VIP
- 2022年CCAA注册审核员《产品认证基础》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 证明某人是某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协议书6篇.docx VIP
- 2025-2026新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
- 精品解析: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