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常小勇
摘要根据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指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提出了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产学研合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产学研合作科研,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内容,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就高职院校而言,侧重的是后者,通过高职教育中的“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产”或“研”的过程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学校发展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订单式教育等;合作的内容主要有:共建实习基地、共建实验室、接收学生实习、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供教师实习岗位等。在企业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高职院校也为企业提供如下的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优先录用毕业生、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等。教育部2006年教高[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求高职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何贯彻教育部的相关精神,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纵深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对部分高职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覆盖范围为沿海和中部地区,同时我们还与20余家企业进行了座谈,发放了调查问卷,着重了解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内容、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产学研合作教育受到重视,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调查发现,所有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形式不同的产学研合作,但以协议形式进行合作比较少,合作的企业数目明显偏少,合作尚处于松散状态。高职院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不够,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合作热情。
2产学研合作虽形式多样,但主要形式单一。产学研合作形式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是学生实习,其次是订单教育,参与其他形式合作的学生数目比较少。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实习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企业希望通过实习优先录用新员工,未将合作的重点放在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上。
3.企业希望高职院校解决技术问题,但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企业对合作开发科研解决技术问题和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具有很高期望,希望借助高校科研能力解决技术难题,而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4.组织机构建设未受到重视,缺乏相应的推动机制。有相当多数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在院系层面进行的,缺少学校一级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企业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产学研合作教育,多数是由人力资源部门兼职负责或以项目形式开展。
5.政策激励缺位,合作利益不能得到保证。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激励政策缺位,合作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得到保证,企业更希望由政府制定专项补助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和加强政策导向,在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中获得直接利益。
高职产学研合作需要合作双方共同努力和热心推动。然而,由于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导致企业缺乏义务感和迫切感、合作双方拥有资源不对等、合作信息不对称性、组织机构缺失以及政策激励的疲软等,导致了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合作中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形成了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瓶颈。
1.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导致企业缺乏义务感和迫切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与技能型人才,其首要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希望获得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希望得到企业的支持。企业虽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责,也强调服务社会,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之上的经济价值观。在企业看来,只要不破坏市场游戏规则,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获取利润就是根本目标。当与高职院校合作时,企业首先会考虑这种合作是否有利于增加自己的利润,降低自己的成本,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当合作与营利相矛盾的时候,企业就可能拒绝合作。高职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或实训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或者涉及企业生产的机密与知识产权问题,企业不愿意牺牲经济利益与高校进行合作。在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中,没有针对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进行的规定,企业没有与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义务感、紧迫感,在合作的过程中热情不高。
2.合作双方拥有的资源不对等。在高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拥有的资源不对等。高职院校所掌握的资源是人才培养的资源,主要是师资、教学资源、科研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