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江都市高汉中学 赵日兵 225219
【摘 ?要】中学生应“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1.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2克服语言障碍,加强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3.加强背诵。4.指导学生抓住课本知识,进行拓展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言文 阅读能力 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中学生应“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考察的重点是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我想应从以下几点来加以培养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而语感只能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形成。”而文言文与白话文相距遥远,只有做到流利地诵读,仔细的品味,才能促进语感的增强。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文言文阅读欣赏的能力。诵读时要求我们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对于篇幅短小的课文可作整篇的诵读,在要求某些章节、某些词句作重点理解或记诵时,可作部分的精读,含英咀华;课文较长,但有必要作整篇朗读时,可用轮流诵读的方法;也可让学生自由诵读发挥潜能,张扬个性。教师应重视对诵读的指导,作适当的示范,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学生去感悟。结合对语句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全面提高诵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高考中曾轰动一时的《赤兔之死》,据说作者蒋昕捷写作该文之前将三国演义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
克服语言障碍,加强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
首先是语音的把握。文言文是用汉字记载并流传至今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汉字的读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一些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生僻字如《陈涉世家》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句中的“铚、酂、苦、柘、谯”这些表地名的字比较生僻,现在大多已经不用,或者读音已经起了根本变化。又如通假字“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读为pī。又如多音字,像“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中“行”为多音字,在这里当行列讲,应读作háng“扶苏以数谏故”中数作屡次讲,在这里读作shuò。
其次是词汇的把握。文言文流传至今由于时间的差距,很多词的意思发生了根本变化,很多词已不用,给学习者带来诸多不便。由此,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养成通过参考书下注释和查字典来解决的阅读习惯,同时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因为有些字词如果缺少教师的点拨和分析即使熟读成诵也未必能弄懂其中的意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类字词:古今异义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题目中的“讽”应理解为委婉劝谏,今义是指讽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中“左右”指国君身边的近臣,而今天是指大约。又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中的“妻子”、“绝境”分别指妻子和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男子的配偶,没有出路的境地。通假字。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指智慧。又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仔细。一词多义。如:《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解释为“寻找”,而“寻病终”中的“寻”解释为“不久”。《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制臣之罪”中的“效”分别当作任务和成效讲。此外,还有“之”“而”等词,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加以辨别。活用的词。这类词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再者是对语法的把握。其主要句式有: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被动句、固定句式等。
(1)省略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两个分句都承前省略谓语动词“鼓”,补全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又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句中省略了不少主语,需要读者能够识别。
(2)判断句。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与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有所不同,往往不用判断词。常见的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是判断主语,“也”表判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中用“者”,句末用“也”,表示判断。又如:用“乃”“诚”“为”“则”表判断,例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分别用“为”“则”表判断。
(3)倒装句。其形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属宾语前置。即“以何战?”译为“你凭什么作战?”又如“告知于帝”(同上)属介宾短语后置,即“于帝告之”。其它倒准个句的种类有疑问代词提前,“于”字短语后置等。
(4)固定句式。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解释为“因此……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统计全套课件.pptx VIP
- 台球厅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x VIP
- 海外代理协议合同协议.docx VIP
-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简述10KV 高压配电柜安装.doc VIP
- 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RB∕T 174-2021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专业要求.pdf
- CP-717安装指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