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doc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
授課大綱
授課老師:陳國華 Office: Q205
上課地點:T507 Phone: (02ext. 2150
上課時間:每週四上午9:10至12:00 E-mail: sochen@mail.tku.edu.tw
課程背景
此課程設計重點在於連結研究法運用的know-how,以及方法論探索的know-why。亦即,科學的工具與其本質哲學的互相為用。 我們將「社會科學方法論」理解為「社會科學研究者對社會知識創造過程的自我反省」,如此的界定有助於同時凸顯方法意識且降低「方法主義」的陷阱。換言之,學習『問對問題』才能更進一步賦予研究技術與問題根源探究的意義。 社會科學研究的越益多元化,使得我們勢必無法在一個學期中僅集中於單一方法或詳細地探討眾多的個別方法。這門課程的設計,強調經由對各類型社會科學方法的對比,突出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元素與這些元素間整合的不同型態,鼓勵對不同風格的社會科學研究採取更為寬容欣賞與謙虛自制的多元態度。我們首先以關於「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文獻來提高反思研究過程的敏感度,之後以量化調查研究方法為標的建立往後討論的基礎。接著 ,我們以質化田野方法、歷史比較、與女性主義方法,來琢磨幾個構成研究方法的要素, 並進一步拓深研究方法的多元可能。
課程目的
本課程傾向於有野心的達到多重目的: 完成一份連自己都激賞且引以為傲的論文proposal,或是研究計畫; 培養獨立搜尋廣泛且深入研究資料的能力; 發展出挑戰相關文獻或關鍵論點的慧眼; 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使自己成為未來研究團隊工作中的人際磁鐵。希望在相關背景知識上(統計與研究法)基礎較薄弱者,能先多用點心閱讀與參與討論。’s important)。並以懷疑態度 (skeptical pragmatism)、與質疑能力 (critical reasoning) 從事討論,指出其論點過人之處,以及其觀點之一致性。
b. 每週一頁精華
每週上課時準備一頁的研究心得精華,約略分為兩段,絕對不許超過一頁限制。首段在於摘要敘述閱讀文章的主要論點,末段則是你自己對於前段論述的批判或延伸創見。整體而言,則是從事對於他人研究論文的回應(研究問題、目的、背景與假設,研究方法、步驟與分析策略,以及研究議題的未來延伸性等)。隔週會將其發回,並附加評述作為修改之依據,但不會有成績評等,因為重點仍是建構研究論文計劃。
撰寫的主要核心在於找出研究者對於研究問題的陳述,以及其支持研究問題的觀點、理論或適切的方法取向,最後再評論其不足之處,藉以引申出自己獨特的研究觀點。但一開始不用急著寫成兩段,先從閱讀時的notes 著手,接下來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吸收、思索。然後就是去蕪存菁的過程,但刪除自己的文字是一件頗為不易的事,不過一定要忍痛割愛,為論文大局著想。要訣是:寫第一段時,用同理心假想自己就是作者本人,為發表於研究期刊而撰寫的一份三百字左右的摘要。第二段的摘要則是為自己構思中的論文而寫,此段應該足以發展成期末論文研究計劃。
c. 絕不容忍缺席,除非事出緊急或意外,並事先告知者。
評分標準
1. 一頁精華與討論參與 30%
2. 專題報告 30%
3. 期末論文研究計畫 40%
課程綱要
「第一週」2/19 課程介紹
說明本課程的教學主旨與目標、教材選擇的原則、課程安排的結構、與最後本課程的要求。
「第二週」2/26 社會科學方法論概說
本週重點在介紹方法論的主要分類:知識方法論、科學方法論、理論方法論、與研究方法論。以下分別為各類別代表作。
Weber, Max 1991 《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
Winch, Peter 1995 《社會科學的理念》,台北:巨流圖書。
王佳煌等譯 2002 第四章 <方法論的意義>,《當代社會研究法》,學富。
「第三週」3/4 研究的歷程
本週重點在於概論一個完整社會科學研究所應具備的內涵:從研究概念的形成,相關研究文獻整理策略,理論的具體化與應用,資料的蒐集方法,結果的分析與解釋,以及文章的發表等。
台灣大學 1997 《如何寫好學期報告及博碩士論文實用手冊》
Babbie, E. 1998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第三、四、十九章。
Williams and
Brydon-Miller 1999 《社會科學論文寫作指導》,桂冠。
盧建旭 2000 〈文獻評論〉,收於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第三章。
張世賢 2000 〈創見的可能性〉,收於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