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营养保健.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化学与营养保健.pdf

作者简介 应礼文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编审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杂志编委。主要著作有《化学的发现 和发明》、《从实验到发明——著名化学家轶事》、《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保健》、《探索分子世界》、《非金属 元素》、《无机化学命名浅谈》、《化学世界漫游》、《少年化学》等, 与袁翰青先生合编的《化学重要史实》获首届全国科技史图书奖荣誉奖。 内容提要 怎样去吃,吃些什么,才能获得营养、保持健康,成了人们的热门 话题。本书从化学的角度介绍了营养保健方面的知识。书中通过介绍糖、 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成分、功能及其与化学的密切关系,揭 示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对广大读者特别是 青少年非常有益的科普读物。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 的提高,人们日益关心营养和健康,有了“微量元素”、“维生素”、 “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量”这些生活追求。可是,在当今社 会上,并非每个人都具有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和卫生观念,不少人的做 法和想法多少带点盲目性,常常是“人云亦云”。例如,有人到处寻找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人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高蛋白”和“低脂肪” 的。一时间,微量元素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饮料和药品中的必要添加 剂,甚至连饮水中也要加进一些微量元素,有人还产生了各种奇妙的想 法,认为用铁锅炒菜做饭,用铁壶烧水就能补血。凡此种种,都可以说 是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所引起的。 因此,作者想通过这本书系统地介绍营养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使 大家能够具备自我保健的能力,以便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使健康 水平得到真正提高。例如,通过本书的介绍,你就会了解到,我们每天 所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蛋、鱼、奶等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 维生素,我们只要在饮食上做到合理搭配,就基本上不会缺少微量元素 和维生素,也就不需要“打着灯笼”去找它们了。又如,当我们认识到 糖和油脂是人体生存必需的燃料,我们每天工作、运动、生活都离不开 它们时,你就会正确地处理“低糖量”和“低脂肪”的关系,不会因噎 废食而特别害怕糖和油了。 由此可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这也是广 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一套科普丛书所追求的社会效益所在。 应礼文 1999年3月修订于北京 致青少年朋友 20世纪即将过去,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展望21世纪,各式各样的规划、 计划和预测都在制订和研究之中。全世界的化学家们也在讨论如何用自 己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来迎接下一个世纪,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可能获得的 种种机会。在这样的时刻,广西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却首先想 到,应当为今天的青少年——21世纪的主人编辑出版一套《走向科学的 明天丛书·化学》,帮助他们了解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下个世 纪化学家的任务和责任,以便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出版社 的同志未雨绸缪,非常有远见卓识,因而得到化学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如果以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作为近代化学的起点,到现在不 过 200年的时间,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有了自己的 科学体系、特有的语言和研究方法。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第一个元素周 期表的雏形时,已知的元素不过63种,到了 1974年人工合成 106号元 素时止,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座位”已经“满员”,可以说是“座无 虚席”了。重要的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们不仅逐一发现存在于自然界 中的“未知元素”,而且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出那些在自然界中尚不存 在的元素。化合物经过严格的校核,到 1990年初编号已超过1000万种。 现在化学家们不仅关心在地球的重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化学过程,并已开 始系统地研究物质在磁场、电场和光能、力能与声能作用下的化学反应, 甚至尝试研究在太空失重和强辐射、高真空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回 顾近200年来化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近50年化学的发展速度,用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