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发展百年回顾_医学论文.doc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发展百年回顾_医学论文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发展百年回顾_医学论文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发展百年 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所致腰腿痛自古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古人创造了多种方法希望缓解这一病痛。如:公元前2700年就已经出现的原始推拿术,中国黄帝时期和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出现的牵引、按摩术。此后漫长数千年期待能够缓解这一病痛的方法层出不穷,但受科学水平的限制,对这一病痛的科学认识直到20世纪初期才刚刚开始,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真正出现。
1 20世纪初期
这个时期,医学家开始认识到许多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是腰椎管内神经受累所致。1909年Oppenheim和Krause成功完成了首例脱出椎间盘摘除术〔1〕,但这些手术取出的椎间盘组织被认定为“内生软骨瘤”。此后20多年有很多类似的报道。
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Schmorl是椎间盘研究的先锋,1927~1931年间,先后发表了11篇有关椎间盘解剖和病理的文章。Schmorl结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可惜他本人没有得到过那些“内生软骨瘤”组织,否则“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名称的诞生可能要提前好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用碘化罂粟籽油治疗坐骨神经痛时不慎将其注入硬膜囊内而意外地发明了椎管造影术。这一发明使人类在上个世纪初期就能够通过影像观察到椎管形态的正常与否。1930年,Lindstrom和Arnel首次用水溶性碘剂进行腰椎管造影。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0世纪30年代,在腰椎间盘病变的认识史上出现了2位开山鼻祖,即美国波士顿Fenway医院的助理医师Joseph S Barr和麻省总医院的神经外科医师William Jason Mixter。1932年,Mixter和Barr对1名诊断为“腰椎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内生软骨瘤”。但Barr和Mixter感觉患者伤后立即出现的腰腿痛症状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不相符合,于是将手术摘除的“内生软骨瘤”与正常椎间盘组织进行病理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于是他们对麻省总医院以往20余类似病例所取病理组织进行了重新认定,结果发现当初所有被诊断为“内生软骨瘤”的病理组织其实均为椎间盘组织。之后他们对更多腰腿痛患者实施手术,通过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并非“内生软骨瘤”而是破裂、突出的椎间盘造成了腰腿痛。1934年,Mixter和Barr〔2〕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累及椎管的椎间盘破裂”的论文,阐述他们的观点。
Barr和Mixter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概念,首次揭示引起腰痛病的真正最常见病因,他们使人类对于常见的腰腿痛、腰椎间盘病变的认识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之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概念得到普及,许多腰腿痛患者被实施手术治疗。Barr和Mixter的科学观点开创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所谓的“椎间盘朝代”〔3〕。期间,一些外科医师对腰椎椎间盘的手术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发展。1934年J.G.Love提出椎间盘有限手术暴露方法。1939年Semmes提出椎板次全切除破裂椎间盘摘除术。针对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大量实施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1948年,美国的Lane和Moore开创了经腹入路腰椎间盘切除并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病变被确认后,相关的基础研究开始取得进展。20世纪40年代,研究人员认识到成年人存在腰椎间盘的正常生理退变,1945年,Conventry报告20岁椎间盘即开始发生退变。
在临床诊断方面,为了解腰椎间盘退变、破裂、突出的程度,医学家们发展了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1948年,Lindblom创造了腰椎间盘造影术,将造影剂注射到椎间盘内,通过X线片使人类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患者椎间结构的异常情况。
在我国,方先之教授于1946年首先施行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并于1952年在《外科学报》上发表“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一文〔4〕,附临床报告47例。以后许镶斌、徐印坎教授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师,于50年代初先后开展了这种手术。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于椎间盘退变不可抗拒,椎间盘破裂、突出无法确切预防,50年代,医学家对椎间盘突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Lindblom发现纤维环和髓核组织突出后逐渐失去水份和营养而皱缩,并有血管包绕侵入,产生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突出组织的纤维化和钙化,使突出物缩小,从而使部分患者达到临床自愈。这些研究为指导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1951年,Chamlay综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意义的一些常见体征,如:下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题为“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胫骨高位截骨对胫骨近端解剖形态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胰凝乳蛋白酶和地塞米松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_医学论文.doc
- 胰复敏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_药学论文.doc
- 胰岛β细胞再生的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胰岛素受体底物2在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胰岛素受体非肽小分子激动剂的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doc
- 胰岛素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_医学论文.doc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研究展望 _药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