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及垄向.doc
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及垄向..
据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属统计分析,世界干旱地区的总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41%,另据估算,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有耕地6亿多公顷,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42.9%,其分布遍及各大洲,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干旱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无不重视发展旱地农业,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能量投入的增加,有些国家的旱地农业已经取得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成效。例如,美国西半部年降水250~500mm的半干旱地区17个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更换良种、推行测土和推荐施肥以及采用多种保水保土的保护耕作等某些微量元素,形成农牧结合的粮草轮作体系,在培肥土壤的同时,促进了粮食和畜牧业的显著增产。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170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第109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旱农地区范围很大,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耕地面积约5.05×107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5.4%,但灌溉面积仅占全国的15.8%。主要分布在沿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966个县,地域辽阔,其中的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是旱地农业的主体区域。
1995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北方旱区总人口(不包括半湿润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1.5%,土地面积4.98×106km2,占我国国土陆地面积的51.8%;耕地面积3.65×107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8.4%。因此,北方旱农地区是我国旱地农业生产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北方旱区旱灾频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300~500mm,并且自然降水年际间变率大,季节分布不匀,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20%,耕地平均水量约5580m3/hm2,水资源更为缺乏,极大地制约和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旱农地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风蚀、水蚀和沙化严重,生态系统脆弱,农业生产不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这一地区的旱地农业不断改进种植制度,更新品种,增施肥料,并逐步研究一些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上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例如,东北中西部地区以间隔深松为特点的深松耕法和结合轮作实行翻耕和耙茬播种,隔年轮换的轮翻耕法等少耕技术,晋东南、渭北等地的冬麦田夏闲期深松或深翻蓄墒的耕作法,晋西等地的坡地蓄水聚肥耕作法,以及在传统经验基础上总结提高形成的山西闻喜旱地小麦、壶关旱地谷子增产耕作技术等,都曾对农业增产起到过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我国南北地区来看,1997~1998年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仅为南方水资源总量的20%~30%,较南方地区平均少18000亿m3;但北方地区用水总量却超过了南方,不仅如此,北方地区的用水量还远远超过了其本身所拥有的水资源总量的20%,达到62%(1997)和36%(1998),而南方地区用水总量仅占到其水资源总量的10%左右。因此,按照国际上界定的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的用水标准,北方半干旱地区又成为我国水资源危机紧缺地区的重中之重。位于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加之气候干旱和水土流失的双重作用,致使该地区农业用水更加紧张。因此,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应该是水的有效保持和水的高效利用并重,“保持”是前提,“利用”是关键。
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大多施肥少,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仍然较低。据1989年对半干旱偏早、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三个农业类型区以雨养生产为主的434个县(含市属区)资料统计,粮食平均亩产仅为:半干旱偏旱区51kg,半干旱区131.8 kg,半湿润偏早区201.7 kg;农民人均年产粮食为:半干旱偏早区仅259.6 kg,半干旱区349.6 kg,半湿润偏旱区达到499.1 kg;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半干旱偏旱区仅260.2元,半干旱区374.3元,半湿润偏旱区也才413.2元。由此可见,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大部目前仍处于经济相对贫困状态,发展我国北方的旱地农业势在必行。
解决半干旱地区农业缺水问题并进而实现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中心环节是农业节水。因此,补充灌溉和现代旱地农业的有机结合是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要攻克的共同难关是如何提高有效降雨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东北半干旱区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北方旱区的共性外,长久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该区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地表水较少,气候差异变化大,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大风,蒸发强烈,春旱尤为突出,且春旱夏涝常常交替出现。本地区降水年变率和季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业与测评.doc
- 区域地形特征的概括.ppt
-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资源.ppt
- 区域生态建设综合测试题.doc
- 区域综合开发策略(朱曙东)中华讲师网.ppt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检测卷.doc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解读.ppt
- 单调动力系统理论概述及应用.doc
- 原油涨姿势现货原油基础知识.ppt
-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报告.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