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 第八单元 第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第八单元 第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
A.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2.1871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某记者在广州的一篇游记,描写广州“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店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下列关于当时广州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广州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
B.广州传统的商品经济已经瓦解
C.广州是中西合璧的对外开放城市
D.西方文化的传播导致传统文化已消失
3.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 )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5.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6.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
组号 流行语 流行服饰 文娱形式 阅读 A 最可爱的人 列宁装 扭秧歌 苏联小说 B 时间就是金钱 唐装 看电视剧 古典文学 C 破“四旧” 军装 学唱样板戏 毛选 D 上网 中山装 跳交谊舞 时装杂志
7.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8.右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9.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10.19世纪80年代有人赋诗云:“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厂,几如面话一堂中。”“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
A.电报、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电报、电话已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
D.电报、电话是新颖、快捷而又方便的通讯方式
11.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12.2010年11月12日,新民网发表“省钱省力省时间,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新闻。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
A.中国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增强节俭意识
B.互联网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应用
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不同年代的择偶标准差异(单位:%)
选择项目 择偶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
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25年北京海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专业技术岗位招聘7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北京红叶公益基金会招聘项目负责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昌平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应届生招聘教师226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公安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5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物资学院招聘7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北京西城区教委人才引进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6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北京市怀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医务人员50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docx
- 2025年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1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