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24日)
2.2013年4月14日早晨6时左右,某市发生火灾,大火燃烧近三个小时后被扑灭,最终带走了14条鲜活的生命。在当地媒体充斥着“迅速”、“立即”、“全力以赴”、“细致周密”等溢美之词的官样文章里,只看到当地各级领导的“积极行动”,没有一点儿反思的迹象。
在官方自我总结中,除了对领导的仰望,还凸显了逢灾就树典型的惯性思维,诸如“好的哥背出多个伤员”、“勇保安先报警后救人”这样的内容,都成了这次火灾的“亮点”。而从其他媒体那里,人们却清晰地了解到,救火时消防车未带云梯、起火网吧违规经营等诸多细节。文过饰非的官方表态,忽视了民众的判断能力,损害了自己的公信力。
一旦把官样文章当成推卸责任的“护身符”,原本可以用来改进工作的机会,也被白白浪费了。在官方表述中,受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起火酒店的业主和网吧经营者也被依法拘留,当地官员似乎成了整个事件的局外人,甚至还有点像救民于水火的英雄。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政府没有了改进工作的动力,在一阵风似的火灾隐患清查行动过后,这场灾难带来的伤痛,很快就会被遗忘。
3.“灾难中的作秀难逃百姓厌恶”、“传播谣言者最可恶”、“新闻理想并不是只有在热闹喧嚣处才能实现”。围绕着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不断被“挖掘”出来的感人故事安抚着这片受伤的土地,同时,社会上有关对“灾难关头伦理道德”的议论也颇多。比如,针对有些记者采访影响到正常救灾,有学者发出“谁是灾难报道的主角?这已成为一个现代文明和社会道德的严峻拷问”的呼声。在大灾大难面前,任何一个人超越各自“底线”,故意作秀或是逢场作戏都会招来质疑和嘲讽。
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内一些媒体记者被批影响到救灾行动和灾后秩序恢复。比如,个别记者为拍一张照片,就要求救援人员暂停搬运伤员。还有的人反复采访遭遇不幸的人。在地震灾区采访期间,有些记者因为常把只喝了一点的矿泉水随手扔掉而一再被人提醒,希望他们不要浪费这些宝贵的物资。《环球时报》赴地震灾区记者在一中学看到,当心理医生正准备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时,数十名记者一拥而上,将老师围住,接着又有大批摄影记者对着老师和学生不断拍照。一个女学生很不高兴地起身对老师说:“因为有很多记者过来后不停拍照问问题,我们都没有办法静下来!”
4.美国记者素以新闻敏感性强、抢新闻不顾性命著称,2011年“艾琳”飓风来袭时,曾有记者现场直播时几乎被狂风刮走。但美国媒体一般不会把镜头对准衣冠不整的路人、惊慌失措的围观者,或血肉模糊的伤者及死者。同样,在突发性事件、灾情发生时,记者对官方发言人围追堵截,但对普通人的追问相对少一些。上世纪80年代,记者在雪灾、风灾中对受灾者“面对面”的追问直播引起民众不满。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1996年9月推出记者职业伦理规范,要求记者“时刻保持对可能因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者的同情”,对儿童采访以及刊登悲伤者图文信息时应特别小心等,避免提问、尽量拍摄背影等约定俗成的“灾难报道规矩”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的。
人们不仅关注媒体人在报道天灾人祸时的职业操守,也会衡量政治人物、各类官员和明星的表现。英国遇到的自然灾害相对很少,这让总是卷入战争的英国人津津乐道元首临危不乱的典故。二战期间,英王乔治六世夫妇成为英国人抵抗纳粹德军的精神支柱,面对德军轰炸,王后坚决不愿离开伦敦,并说出英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孩子们不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备未必无患,但无备必有大患。在当前中国转型的背景下,各种风险、灾害和公共危机纠缠复杂,对各级政府能否正确应对和及时处置提出严峻挑战,这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灾害的损失却可以降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是防患于未然。在这其中,政府尤其“责任重于泰山”。一个负责型政府,当然有责任保证城市的安全,保障市民生活的安全。在“5·12”地震之后,全社会对灾害防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就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以身作则引导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政府责无旁贷。
四川中公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津市2011年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职位表.xls
-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宿迁市考录职位简介表.xls
- 2012年宣城市公务员考试.xls
- 安徽宣城2012公务员招考职位简章.xls
- 天津市2011年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职.xls
- 南充2012年4月公务员考试职位.xls
- 2011年国家公务员部门代码.xls
- 2011年海南省部分市县党群机关招考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职位表.xls.xls
- 201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免费).doc
- 公务员考试加强品德考察.doc
- 公务员考试考前常识充电:行政法专题.doc
- 2012年海南省法院系统招考公务员职位表.xls.xls
- 2012年海南省省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职位表.xls.xls
- 2013年云南公务员面试真题解读(7月20日).doc
- 2014年沈阳市党群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招考职位信息表.xls
- 表3:海南省2010年下半年部分市县党群机关招考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职位表.xls
-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辅导:垃圾焚烧如何应对民众质疑.doc
- 3.2015郑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职位专业类别.doc
- 2011年公务员考试网络文化问题.doc
- 2011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