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影视中的重庆形象与空间构型
[摘要]重庆既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当代的新兴都市,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典型缩影。因此,重庆吸引了众多影视创作者的集体关注,并逐渐发展为新的影视地域,重庆形象的变迁和发展在光影中得以展现。重庆城市形象和空间特质在当代影视创作中呈现出独特的影像空间:想象模拟的陪都、嬗变的现代都市、迁移的三峡和库区、本土化的市井空间。这些多元的空间构型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历史和回忆的想象、现实和欲望的并置、迁徙和固守的对立等文化内涵。
[关键词]重庆形象;影像空间;文化内涵
英国学者麦克?布朗在著作《文化地理学》中认为:“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人们如何阐释和利用地理空间,即研究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研究这些空间和地点是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1]3地理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影视艺术创作,而影像空间的构型和方式也必然要受到该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众多影视艺术聚焦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不仅代表了城市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而且蕴含了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力量: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北京往往具有乡村的传统性,而上海则反映了都市的现代性。”[2]
与影像中的北京、上海相比,重庆拥有独特的影像特质。重庆城市形象的变迁和发展在光影中得以呈现,重庆的空间构型和文化内涵得到丰富,并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景观。因此,研究当代影视中的重庆形象和空间构型,省察空间形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
一、想象模拟的陪都
建国初期,重庆因其战时陪都的政治地位,成为影视作品表现的重要主题。影片《在烈火中永生》(1964)、《报童》(1979)、《江姐》(1983)和《重庆谈判》(1993)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的地下斗争以及“皖南事变”“重庆谈判”等重大政治事件。这些影片与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高度结合,强调重庆的政治身份,为凸显阶级冲突和政治斗争,截取富有事件意义的空间。如《烈火中永生》中国民党军统特务设立的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报童》中的《新华日报》旧址;《重庆谈判》中的蒋介石官邸、宋庆龄故居等旧址。这些富有现场性和真实性的空间在影像中以想象和框取的方式再现重庆形象。
陪都影像空间在当代影视中具有多元性和异质性。以电影《雾都茫茫》为滥觞,反映陪都时期间谍事件的谍战片相继涌现。如《梅花档案》(2003)、《一双绣花鞋》(2007)、《重庆谍战》(2008)、《雾都魅影》(2009)等电视剧。另一方面,着力描绘普通人在陪都的生活状态,发掘其置身战争中的价值选择。如电影《寒夜》(1983),电视剧《记忆之城》(2007)、《纸醉金迷》(2008)等。
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主人公身负政治使命或是避难战火而至重庆,怀着流亡的痛楚上演人生传奇的悲喜剧。影像中的地理空间凸显了混浊的江水和漩涡、浓重的雾、曲折的陋巷、陡峭的地势、破败的吊脚楼以及龙蛇混杂的水码头。鲜明的地域特点给予人物形象以尖锐的异质感,暗示了故事的艰难走向以及时代的荒芜凶险。同时,影视中的重庆也呈现为封闭诡异的室内空间。如精巧的机关、阴森的囚室、隐蔽的角落(系列谍战剧);平凡人苟延残喘的阁楼和杂院(《寒夜》《记忆之城》);身份不明的办公间、交易算计的舞厅(《纸醉金迷》《记忆之城》)。空间的封闭性显现人心的叵测,因战争巧合和历史选择而充满临时性和征用的意味。空间的框取和设立,体现了对战时重庆的想象和记忆。
更有意味的是,这些影像和空间的产生,在当下城市化的重庆难以实现,而只能在较偏僻的县城郊区才得以完成。如《纸醉金迷》《记忆之城》中的闹市、水码头、吊脚楼、机关和公寓等,都已不存在于陪都市区的地理区域中,而出现在相对落后且保存完好的郊区。这正如美国学者杰姆逊所提出的“摹本”(copy)的概念:“之所以有摹本,就是因为有原作,摹本就是对原作的模仿,而且永远被标记为摹本。原作具有真正的价值,而摹本只是因为想欣赏原作而请手艺人临摹下来的。”[3]按照这样的说法,真实的陪都景象发生置换,这些影视剧作中所构建的影像空间,是一个关于陪都的“摹本”,它是通过记忆而再现的模拟空间,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对战时重庆形象进行的一次怀旧想象。
二、嬗变的现代都市
直辖后的重庆作为一座新兴的都市,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缩影。自2000年以来,众多影视用影像构筑错综矛盾的城市景观。如电影《生活秀》(2001)、《周渔的火车》(2002)、《疯狂的石头》(2006)、《好奇害死猫》(2006)、《门》(2007)、《双食记》(2007)等;电视剧《活着真好》(2006)、《爱了,散了》(2006)、《道德底线》(2008)等。
在这些影像中,重庆拥有一个大都会所具备的摩登元素。高速运作的交通系统:轻轨、火车、过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老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doc
- 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教学的整合应用.doc
- 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价值取向的思考.doc
- 项目教学法与“师徒制”的有机整合.doc
- 项目教学法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doc
- 消费者情感导向下的品牌设计观.doc
- 小学美术教学要关注和重视欣赏课.doc
-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探讨.doc
- 小议新闻评论的几个特点.doc
- 小组合作学习使班风好转.doc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