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卫考试题.doc
2011年公卫基础: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是控制肠道传染病,增加农业肥料,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很多,适合我国情况的方法有:粪尿混合密封发酵法、堆肥法和沼气发酵法。 1.粪尿混合发酵法这是在厌氧环境中密闭发酵,借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氨。游离氨可以渗入血吸虫和钩虫的卵壳进入卵内,杀死虫卵。厌氧的环境也使其他病原菌死亡、粪便腐化为良好的肥料。此法种类很多,有三格式、二格式、双缸式等。
2.堆肥法 这是适合我国情况的处理垃圾、粪便的良好方法。此法历史悠久,效果良好。其原理是把粪肥和有机垃圾、作物杆、叶等堆积起来,在一定的温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高温。堆内温度最高可达到60~70oC,病原体死灭并迅速形成大量腐殖质。影响堆肥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土壤微生物:高温菌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加快堆肥的进程,可向堆中加已经成熟的堆肥粉或含有大量嗜热菌种的马粪。(2)碳氮比值:堆中含碳和含氮有机物的比例应合适,一般为30:1或40:1左右。(3)pH值要合适,可用1%~20%石灰调节。(4)水分和空气:堆肥水分以50%~70%为宜。要留有通空气的孔,或定期翻堆以供给氧气,以便加速有机物氧化产生高温。如氧气不足,则不能产生高温,使堆肥时间延长,效果不佳。高温堆肥时间需两周,低温厌氧堆肥则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完成。 3.沼气发酵法 此法原理是将粪便和垃圾、杂草等加污水,密闭于发酵池中,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沼气)和一些二氧化碳。在发酵的过程中,病原菌死灭,寄生虫卵减少95%以上。可获得良好的肥料和大量沼气。沼气引出来可用作能源,供烧水、烧饭和点灯照明。 环境流行病学方法: (一)暴露测量? 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1.环境暴露测量(外暴露剂量)? 2.生物测量(内暴露剂量)? (二)健康效应测量和评价? 1.健康效应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2.暴露-效应关系与暴露-反应关系? 暴露-效应关系是指随着暴露剂量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增加,机体内所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也增强。? 暴露-反应关系是指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 3.健康效应测量
病人 非病人 合计 阳性 87 11 98 阴性 78 124 202 合计 165 135 300 灵敏度=87/165×100%=52.7% 假阴性率=1-52.7%=47.3%
特异度=124/135×100%=91.9% 假阳性率=1-91.9%=8.1%
约登指数=52.7%+91.9%-1=44.6%
3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喂养方式与婴儿腹泻的关系?(9分)
喂养方式 病例 对照 合计 人工喂养 59 8 67 母乳喂养 28 33 61 合计 1.流行病学: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病人(病例组)与一组无此病的正常人(对照组),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3.特异度或(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特异度(%)=d/(b+d)×100%
4.预后: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结局(治愈、复发、恶化、并发症发生、伤残、死亡等)的预测或事先估计。
5.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6.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7.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8.冠心病事件:指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形式,包括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一般以28天为界,超过28天记为另一事件。
9.罹患率:指短时间或小范围内,某一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10.外对照:一般用于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一个职业人群作为暴露组,以另一个人群作为对照组。
11.归因危险度(AR):疾病的发病归因为暴露因素的程度,一般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二、填空(每空1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群体性;对比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特征;预防医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