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10至2011学年 第1学期.doc
20010至2011学年 第 1 学期
教 学 日 历
课程名称_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_性质_必修
总学时 72 讲课 72实验__其它______
授课班级 环工10 学生人数_ 31____
任课教师 _魏强______职称_ 讲师__
所在院(系、部)__ 化工学院 _______________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无机化学(第五版)作者: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 写 说 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cup.edu.cn教学时间 授 课 内 容 提 要 周学时
(周学时大于2,可合并单元格) 学时分配 备注 周次 星期 节次 讲课 实验 习题 3 1 3 介绍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化学分析方法与手段。课程的整体框架。 6 2 3 3 3 介绍气体的状态方程的物理意义,气体分压定律,气体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本质区别。 2 3 5 3 介绍热力学能、焓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热效应方面的有关计算。 2 4 1 3 介绍吉布斯自由能的物理意义,及其用于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4 2 4 3 3 介绍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2 5 5 3 反应级数、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以及碰撞理论和催化作用的特征。 2 2 6 1 3 自由能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6 2 6 3 3 介绍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 2 6 5 3 讲授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作用,缓冲溶液的配置,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 2 7 1 3 介绍溶解度与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6 2 7 3 3 介绍沉淀的生成与溶解,离子效应与盐效应。讲解相关平衡移动与计算。 2 7 5 3 pH对沉淀的酸溶解,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沉淀的竞争反应。 2 8 1 3 介绍电池与电极电势的概念,用电极电势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6 2 8 3 3 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及进行的完全程度,化学电源和电解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2 8 5 3 介绍粒子的基本概念,描述核外电子状态的量子数,氢光谱和波尔理论。 2 9 1 3 介绍电子云的概念,原子核外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6 2 9 3 3 介绍离子键的特性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共价键的特性与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2 9 5 3 介绍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间力与氢键。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 10 1 3 介绍基本通性与单质性质,氧化物的的性质。 6 2 10 3 3 介绍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对角性规则,金属盐的性质。 2 10 5 3 介绍该族元素的基本性质,硼的氢化合物、氧化物、卤化物等。 2 11 1 3 介绍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介绍氧化铝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6 2 11 3 3 介绍碳的氧化物、酸及其盐;CO2的存在形式,工业CO2的产生,CO2的转化与利用。 2 11 5 3 硅的氧化物、酸及其盐。二氧化硅及硅铝酸盐的结构与利用。胶体溶液的基本性质。 2 12 1 3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磷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6 2 12 3 3 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氧、硫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炼油过程中有机硫到无机硫和转化。 2 12 5 3 介绍卤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主要是氢卤酸及含氧卤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含卤化合物的工业制备。 2 13 1 3 重点介绍常用的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在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