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测试卷.doc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测试卷
先秦诸子部分
一解释划线字(任选八题1×8)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今日病矣。
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4人不得,则非其上。
5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7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8躬自厚则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叔孙武叔毁仲尼。
10明日,子路行以告。
二、翻译3×4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君子之于天下也,
3、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回答问题2×4
1、孔子说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小说部分3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时宝玉尚未做完,才做了“潇湘馆”与“蘅芜院”两首,正是“怡红院”一首,起稿内“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推他道:“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又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典故颇多,再不想一个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说道:“我这会子说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悄悄地咂嘴点清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都忘了么?”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眼前现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也悄悄地笑道:“还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呢。”一面说笑,因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
宝玉续成了此诗,共有三首。此时黛玉未得展才,心上不快。因见宝玉构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宝玉只少“甲”一首,因叫他抄录前三首,却自己吟成一律,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向宝玉跟前。宝玉打开一看,觉得比自己做的三首高得十倍,遂忙恭楷眷完哇上。元妃看道是:
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竽竽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分啐影,好梦正初长。
蘅芷清芬
蘅鞭满清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乙”一首为四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又命探春将方才十数首诗,另以锦笺誉出,令太监传以外厢。贾政等看了,都称赞不已。
1、“金殿对策”的意思是( )3分
A、在大殿之上接受了做皇妃的姐姐的当面测试。
B、在皇宫参加皇帝主持的科举殿试。
C、在宫廷中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
D、在宫廷中与文武大臣一同商讨政事国策。
2、文中“甲”“乙”两处应真入的内容是( )3分
A、甲:杏帘在望 乙:稻香村
B、甲:稻香村 乙:杏帘在望
C、甲:杏帘 乙:杏帘在望
D、甲:杏帘在望 乙:杏帘
3、作者写宝钗是宝玉的“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杏帘”诗,表达意图是( )3分
A、宝钗关心宝玉,并不在乎是否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黛玉也关心宝玉,但更关心自己才华的展示。
B、宝钗比黛玉文学功底更深厚,为人处世更谦虚。
C、宝钗和黛玉都非常关心宝玉,而且都比宝玉更有才华。
D、以宝钗、黛玉的过人才华反衬宝玉的才疏学浅。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4—7题。
何藩台听了这话,越想越气。本来躺在床上抽大烟,站起身来,把烟抢一丢,豁琅一声,打碎一只茶碗,泼了一床的茶,褥子潮了一大块。三荷包见他来的凶猛,只当是他哥哥动手要打他。说时迟,那时快,他便把马褂一脱,卷了卷袖子,一个老虎势,望他哥怀里扑将来。何藩台初意丢掉烟枪之后,原想奔出去找师爷,替他打禀帖给抚台告病。今见兄弟撒起泼来,一面竭力抵挡,一面嘴里说:“你打死我罢!”起先他兄弟俩斗嘴的时候,一众家人都在外间,静悄悄的不敢则声。等到后头闹大了就有几个年纪大些的二爷进来相劝老爷放手;一个从身后抱住三老爷,想把他拖开,谁知用了多大的力也拖不开。还有几个小跟班,不也进来劝,立刻奔到后堂告诉太太说:“老爷同了三老爷打架,拉着辫子不放。”太太听了,这一吓非同小可!也不及穿裙子,也不要老妈子搀,独自一个奔到花厅。众跟班看见,连忙打帘子让太太进去。只见他哥儿俩还是揪在一块,不曾分开。太太急得没法,拼着自己身体奔向前去,使尽生平气力,想拉开他两个。那里拉得动!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