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泥生物淋滤过程中Cd及Pb形态变化研究.pdf
第 37卷 第 31期 山 西 建 筑 Vo1.37No.31
· 110 · 2011年 11月 SHANXI ARCHITECTURE Nov. 2011
· 水 ·暖 ·电 ·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31—0ll0—02
污泥生物淋滤过程中Cd及 Pb形态变化研究
原 武 斌
摘 要:对太原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生物淋滤序批 实验研究,采用5%接种量和底物浓度4gZL单质硫为工艺参
数,采用顺序浸提法测定了生物沥滤中重金属形态之间的转化,通过淋滤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了其沥滤机制及浸出
能力。结果表明,cd是通过间接机制沥出,Pb的沥出主要是由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研究结果对预
测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生物淋滤,污泥 ,重金属 ,形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703 文献标识码 :A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伴生物,产量巨大。中国现有的污水 境行为,所以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衡量其环境效应的关键参
处理厂的污泥大多数只采用浓缩和机械脱水处理 ,简单堆置、填 数 。目前对重金属形态的研究大多是对原始污泥金属形态的
埋。污泥中含有丰富的N,P,K等营养元素和有机质 ,土壤良好的 研究,对重金属在生物淋滤过程中形态的变化研究较少。由于不
改良剂和肥料。污泥农用应是最为现实可行的途径 ,但污泥中含 同重金属形态代表不同的能量级 ,具有不同的化学稳定性,故而
有大量的重金属 ,若直接施用在农田上,会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 在生物淋滤过程中,污泥中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以及同种重金
累积,造成生态环境的 “二次污染”,因此应进行污泥重金属的无 属的不同形态的释放特征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重点对生
害化处理,提高污泥农用的安全性。 物沥滤过程中不同重金属化学形态的释放特征进行研究 ,对生物
生物淋滤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洁净化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 , 淋滤重金属迁移、累积的特点深入分析,为优化生物淋滤过程 的
它主要是利用嗜酸性硫杆菌的氧化作用 ,将污泥中难溶性的重金 工艺参数 ,提高生物淋滤去除重金属的效率 ,以及预测污泥农用
属去除 ,其中同时包含了氧化还原机理、吸附机理、鳌合机理。 的环境污染风险,城市污泥的农业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表明,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取决于其浓度 的高低,还与其生物 1 材料与方法
有效性关系密切,重金属的不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毒性和环 1.1 实验污泥
cementheatofhydrationorlatethermalcycle[J].Cementand 建筑材料学报 ,2001(12):311-317.
ConcreteResearch,2005(35):125—131. [12] BROWNPW,BADGERS.Thedistributionsofboundsulfates
[7] 高礼雄 ,姚 燕,王 玲.温度对碳硫硅钙石形成的影响 andchloridesinconcretesubjectedtomixedNaC1,MgSO4,
[J].硅酸盐学报,2005(4):525-527. Na2SO4attack[J].Cem ConcrRes,2000,30(10):1535一
[8] EssamA.Kishar.HydrationreactionOftricalciumaluminatein 1542.
differentsystems[J].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2005 [13] NEVILLEA.Theconfusedwoddofsulfateattackonconcrete
(35):1638-1640. [J].CemConcrRes,2004,34(8):1275—1296.
[9] 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