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真情大爱.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真情大爱.doc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真情大爱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离休干部刘达海多年捐资扶助贫困学子事迹 已九十高龄的刘达海同志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离休老干部,从2005年起,他开始了帮困捐资助学,八年来捐出了自己70%的养老金扶助素不相识的贫困学子、帮助有困难的人。从2005年至今,他先后拿出自己的积蓄近40余万元,资助了46名高中以上学生。8年助学路,其中已有18人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28人仍在继续资助中。除了助学,灾区人民有危难他慷慨解囊,老同志有困难他出手相助,亲朋好友遇难题他及时援助……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刘达海老师没有给自己和家人留下多余的积蓄,他把70%的养老金都用在了帮助他人,这里凝聚着他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对信念的执着,对青年的期望。他是位可亲可敬至真至纯的老党员,他的事迹感动了大家。 图1:刘达海老师 照亮未来,感动常在 “离休了,要老有所为,要多为社会做些事,这样才过得充实。以前离休金比较少,没有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读书,现在我们离休人员的工资提高了,我可以发挥更大的力量帮助贫困的孩子了”,刘达海老师是这样想更是这样做的。 每年刘达海都要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举行的社会帮困活动中选择8名贫困学生(4位大学生、4位高中生)进行资助;他前后还资助了二工大11名困难学生。他不但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还在思想上帮助学生进步。他希望这些学生不但学习好,还要思想进步、力求上进。刘老师经常和这些学生保持联系,每学期都要走访受助学生,有时相约在徐汇公园,有时约到家中,和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图2:刘老师的捐资证书 在刘老师家里我们看到了一厚叠捐款奖励证书、捐款收据和一大捆信件。其中有市、区、街道等颁发的捐助奖励证书30多张;有捐助收据,每张从500元到10000元不等,累计近40余万元;有受助者写给他的信件,其中有在校的学生,有已经入伍的军人,也有学生家长,一封封信件,表达着受助者的感激,一叠叠证书,记录着刘老师对社会无私的奉献和对他人的真切关爱。 同济大学受助者张同学说,“对于刘老师匿名的捐资助学,我相当感动,这是他心中有大爱的体现。作为受助者,我应当在有能力之后把这份精神发扬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对他的感谢和感恩。” 解放军73045部队的王战士在给刘达海的信中写道,“曾经面对高昂的学费我徘徊过,母亲微薄的收入无法承担,我曾一度想过退学,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是您捐助了学费,使我可以放下思想的包袱重新回到课堂。可以说是您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助我度过难关,是您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候,帮我燃起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如今我在部队里,一定要练好本领,报效祖国,不辜您的扶助之恩!” 图3:刘老师所获荣誉证书 一位屈姓同学的妈妈写信说,“我们一家在上海举目无亲,我是清洁工,收入不多,日子过得很清贫,而且每年开学时都要为学费发愁。为了挣孩子的学费,我尽力多干些活,捡破烂、做临时工,只要能挣到钱,什么活都干,可是还常常筹不足学费。这次能得到您的帮助,我们一家很感激,真的谢谢您!” 8年来,刘达海拿出离休金的70%帮助了46个孩子完成学业。这些孩子,有的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入伍参军报效祖国。受助者的感动源于这位老共产党员无私的付出,这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老共产党员关心他人超越自我的崇高境界。 心系他人,大爱无痕 在社区,刘达海同志积极支持居委会工作,作为湖南街道兴武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志愿者,他不顾高龄积极参加居委会组织的所有活动,每逢暑期他都以自己的丰富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还自己掏钱为社区的贫困家庭和居委会订阅各类报刊杂志,为社区居民创造学习条件。 从刘达海以前居住的吴兴居委会袁书记处得知,刘老师是小区的捐助大户,是小区的“名人”,他平时生活简朴,从不追求高消费,住的房子几十年没变过样。但是每当看到小区张贴的捐助海报时,他一定是第一个慷慨解囊者,而且是捐款最多的一个。平时陆续捐助给抗震、抗洪、希望工程和红十字会的数额已达数万元。居委会干部看到刘老师每次这样捐款都感到不好意思,希望他不要因为捐助他人而影响自己晚年生活的质量。可刘达海却说:“我的钱是政府给的,我能用政府给我的钱来帮助这些困难同志,这钱就用在了刀刃上,这就是我的快乐。” 图4:受助者写来的感谢信 每年年终社区要对困难家庭进行帮困,许多次居委会干部都不敢张贴布告,原因是布告一旦贴出刘老师就会看见,他一定又是“捐款大户”。后来,当居委会干部得知刘老师要搬家,离开居住了60多年的老房子时,大家都很是依依不舍。居委会干部们暗自商量要包下刘老师搬家的体力活,可被刘达海谢绝了,他在不惊动任何人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的情况下悄悄搬离了。至今,刘达海老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仍在他原来曾经居住过的社区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也曾多次被评为徐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