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建史-6.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建史-6.ppt

5) 居住区 北京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明代共划37坊。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居住区与元大都相仿,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间距约70米左右,中间一般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并联,大多为南进口,庭院内植树木。全区无集中绿地,但由于住房院子中树木较多,全城呈现在一片绿荫之中。内城多住官僚、贵族、地主及商人,外城多住一般市民 清北京的变化 清北京的城市范围、宫城及干道系统均未更动,唯居住地段有改变,如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营房。内城里建有许多王亲贵族的府第,并占据很大的面积,屋宇宏丽,大都有庭园。 清雍正、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如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和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组群。由于皇帝多住园中,很少去宫城,皇亲贵族为便于上朝,府第多建在西城。这就使政治生活转移至西城。 清代北京的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正阳门外大街一带仍然是全城的商业中心,集中大量的店铺、戏园、会馆、酒楼,六必居、同仁堂、马聚源、全聚德、都一处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都分布在这一带。会馆的数量也很多,据《宸垣识略》记载,在乾隆年间有仅会馆建筑就多达180所左右。此外,清代商品运输主要靠大运河,仓库大多集中在接近大运河的城东,使东城经济得到发展,出现了不少地区性及行业性的会馆建筑,因此有“贵西城,富东城”之谚。 清代宠信喇嘛教,因此清北京除原有佛、道教寺院建筑外,增建了一些喇嘛庙,如城东北的雍和宫等。 北京城市人口在明末已近100万,清代城市人口继续增加,超过了100万人。 明清北京城,完整的保存到现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的杰出创造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优秀传统的集大成。 北京城全图 北京紫禁城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小结 (1)政治、军事因素是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后期城市功能趋于多元化 (2)城市的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 总结一: (4)城市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5)大一统体系中城市的有限变化 (3)城市分布和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逐渐分离 总结二:影响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思想 (1)早期的耕作制度 井田制 —— 我国早期城市方格网状的城市空间结构 (2)传统的营建技法 A . 单体建筑的布局规划和筑城材料及施工技术等对方形城廓和方格路网形成的主导影响 B . 院墙文化 —— 外围高大且方正的封闭式的城墙形制 C . 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建筑群体布局手法也深刻的影响城市的内部布局 (3)特有的文化观念 A . “ 天人感应 ”的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观的核心 “ 天圆地方 ”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B . 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 “象天法地” 、“数”的基本特征 C . 相土、形胜与风水说 (4)封建政治制度 以礼制为核心的封建等级政治制度 (5)社会经济形态 总结三: (1)城市建设模式可分为规范型、次规范型、非规范型三大类 (2)城市从封闭型向开放型演变 (3)封建政治制度 (3)道路功能有礼制占首位转变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 (4)城墙的防御功能不断强化 (5)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高度重视 (6)居住形态及建设总体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大古都形态比较 城市形态特征 思考题: (1)元大都规划的主要特点 (2)明清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特征 (3)明清北京城的规划要点 (4)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体上的特点 (5)中国古代都城的空间形态特征 总体布局: (1)三大综合区: 政治活动综合区 经济活动综合区 城防区 皇城、官署、文教区等(城东) 市、手工作坊、居住、仓库等 (城中部之旧城区秦淮河沿岸地带) 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 (城之西北) 政治 经济 军事 (2)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 城之主导职能当为全国政治中心,故宫自应为全盘规划结构的主体。皇城偏处城东,故城之规划重心势在城东。以皇城为中心的政治活动综合区则呈向西北沿展之势,北至外城北垣太平门一带,西至鼓楼。城中南部,以秦淮河两岸地带为核心之经济活动综合区,实处政治活动综合区的半环抱之中。城西北的城防区,亦呈依附之势。从各综合区的配置关系看,主次分明,颇具严谨的礼制规划秩序,以宫为中心的规划格局是至为明确的。 (3)中轴线的统一作用 主轴线 —— 宫城之南北中轴线 辅轴线 —— 旧城中轴线、东西轴线 (东华门——西华门) 中轴线示意图 分区规划: 明代的南京城,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