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和后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 考 书 目 [1] Aldrich,H,E,Mueller,S.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forms: Technology,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2. B.R.Barringer J.S.Harrison. Walking at ightrope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 ships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 Dyer J H. Effective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how transactors minimize transaction costs maximize transaction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 [4] 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5] Loasby B.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terfirm relations. Macroeconomics ,1994 [6] Noaker P M. The search for agile manufacturing.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1994 [7] SunHanChan, John W.Kensinger, Arthur J.Keown,etc. Do strategical liances create value? Journal of Finacial Economics. 1997. [8] W.H.I,dingweiwang ,Genetic algorithm solution for arisk-based partner selection problem in a virtual enterprise. Computer Operations Research,2003 [9] 安德鲁·坎贝尔, 凯瑟琳·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10] 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11] 陈宝,《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5年第23期。 [12] 单汨源,彭忆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014期。 [13] 冯蔚东,陈剑:《虚拟企业中伙伴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系统工程理论》,2002年第4期。 [14] 简汉权,李恒略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合作博弈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19期。 [15] 姜启源:《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 雷宣云,叶飞,胡晓灵:《虚拟企业战略性合作伙伴利益分配方法研究》,《工业工程》,2005年第9期。 [17] 李东红企业联盟研发:风险与防范中国软科学,2002142期。 [18] 李垣,刘益:《基于价值创造的价值网络管理》,《管理工程学报》, 2001年第15期。 [19] 李新春:《企业联盟与网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 卢纪华, 潘德惠:《基于技术开发项目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第1期。 [21] 罗振璧,汪劲松,周兆英等:《灵捷制造——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机械工程学报》,1994年第30期。 [22] 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23]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年。 [24] 石春生:《动态联盟组织模式及系统设计》,《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5] 孙东川,叶飞:《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谈判模型研究》,《科研管理》,2002年第2期 [26] 王惠,吴冲锋,王意冈:《动态联盟成员间的协作分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3期。 [27] 吴宪华:《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决策方法及其战略评估模型的建立》,《系统工程》,1998年第16期。 [28] 谢恩,李垣:《组织内部要素与竞争优势获取》,《中国管理科学》,2001 年第9期 [29] 谢恩,李垣,吴海滨:《战略联盟中组织价值创造活动的互动关系分析》

文档评论(0)

7号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