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中考一摸语文议论文汇编doc.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北京中考一摸语文议论文汇编doc.doc

【昌平】阅读《精彩》,完成18—20题。(共8分) 精 彩 ①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地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 ②什么是精彩?精彩,就是优美、出色。明星奉献给观众的精彩节目,歌声绕梁三日,表演出神入化;运动员奉献大家的精彩比赛,龙争虎斗,惊心动魄;老师的精彩一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作家的精彩文章,字字珠玑,洛阳纸贵;科学家的精彩科研成果,厨师的精彩烹调技巧,官员的精彩领导艺术等等,不一而足。倘若再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精彩,就是刘翔在奥运会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 ③精彩的反义词是平庸。一个得过且过、没有创意的商人,一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人,一个无心向学、“60分万岁”的学生,一个满足于跑龙套当配角糊弄观众的演员,一个只会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作家,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一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科研人员,虽然也能混得不错,也可养家糊口,但永远与精彩无缘。 ④精彩最需付出。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它将曲终而命竭。 ⑤精彩当趁年少。虽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甲】:青年人的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的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不过,还得讲句实话精彩要趁早,【乙】。 ⑥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人生难得几精彩,此时不精彩,更待何时? 18.全文围绕“精彩”一词展开。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 开篇提出 ①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 ② ,然后进一步论述了 ③ 和 ④ ,最后发出号召:趁着年轻,人生应多一些精彩。 19.作者在文中讲述了荆棘鸟的故事,请分析其作用。(2分) 答: 20.请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将下面的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①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 ②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各的精彩。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18.答案: ①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 ②精彩的内涵 ③精彩最需付出 ④精彩当趁年少 (共4分。每空1分) 19.答案示例: 作者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比作荆棘鸟唱歌,用荆棘鸟付出一生的心血只唱一次歌,而歌声如天籁般优美,写出了曹雪芹穷其一生创作出辉煌的《红楼梦》。从而证明了为了精彩需要付出一生的观点。 (共2分。) 20.答案: 【甲】②【乙】① (共2分。每空1分) 【朝阳一模】 (三)阅读《不要秘诀的秘诀》,完成第21~23题。(7分) 不要秘诀的秘诀 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 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明代的学者吴梦祥就认为: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放松了。只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吴梦祥对学习态度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 ③不仅如此,古人在如何读书的问题上还有许多见解。早在宋代,陈善就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不仅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还要【甲】。虽然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的这种主张,在那个时候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④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他主张读书要【乙】。指的是对于难懂的地方可以放它过去,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