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第三章-新闻基本要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采-第三章-新闻基本要求.ppt

第三章 新闻报道的 基本要求 定义? 陆定一:“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真实性   西方news,new至上。但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生命线。   阿道夫·奥克斯:“报纸应是纯粹的新闻工具,而不是流言蜚语的学校!” 1.假新闻的危害: (1)有意假造:后果恶劣。 (2)非有意:调查不清。 例:《火星人入侵地球 美国上下惊慌万状,一片混乱》(见下) 《火星人入侵地球 美国上下惊慌万状,一片混乱》   本报讯 昨天夜间,恐惧攫住了千百万美国人的心。当时,收音机传来了清脆的声音,说大祸正在从天上降临到这个国家。人们误认为,这是一条新闻。   ……   其实,广播电台不过在播送一出戏。其结果却使美国全国陷入歇斯底里。   在费城,……   在在新泽西州的几十个城镇里,……   在普林斯顿大学,……   特伦顿以北的新泽西州大部分地区乱成一团。……   警察赶到克林顿山地区,只见人们携带着匆忙收拾起来的细软逃难。直到警方反复强调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事,他们才敢回家。   仅纽瓦克一家医院就收治了15名因惊厥而休克的病人。   在泽西城,有个人向警察要防毒面具。另外一个人打电话,询问他该怎么办——是逃离这个地方好呢,还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天由命。   匹兹堡的一个男人打电话给一家报纸说,在广播剧播到一半的时候他曾回过家,只见他的妻子藏在卫生间里,手里紧紧握着一瓶毒药。   这个男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使她冷静下来。她不断地尖叫:“我宁可这样死掉,不愿意那样死掉!”……   后来,各广播电台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不得不用长时间来澄清事实真相。他们再三再四的解释,这一切都不过是做戏。…… (原载美国《费城探询者报》1938年11月1日) (3)部分失实:更难把握。不易发现,不易更正。 2.失实的原因:P63 (1)将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等同。 (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报道政治新闻时常犯。 (3)知识不足,真假难辨:要博览群书。 (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5)追求生动,细节想像。 (6)急功好利,夸大事实。 (7)以偏概全,牵强附会:部分真实不等于整体真实。 (8)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3.具体要求:P61 (1)六要素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 (2)细节真实:不排斥用文学艺术手法如描写等提高可信度。 例:《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原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静悄悄地走着,开头走得快,想快些离开,然而,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监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需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就不需要说更多的话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