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在烈日和暴雨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在烈日和暴雨下.doc

七、在烈日和暴雨下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骆驼祥子》第十八章。祥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拼命拉车。天气影响着人力车夫的生计甚至性命,课文具体描绘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的场面。本文语言生动、平易,富有浓郁的京味,同时大量使用了短句、排比句,语句节奏急促,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暴风雨的多角度、多侧面的描绘,展示了人物生存的恶劣环境。本文景物描写十分成功,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有层次地来写。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 学情分析:学习本文,最终应能悟出在旧社会人生的悲凉与无奈,要达到这一目标,需通过品味祥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作苦苦挣扎的、为什么要作苦苦挣扎,因此,应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诵读。1.学习具体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3.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激发对新社会的热爱。 2.能够理解弱势群体生存的艰难,同情弱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2.体会人物悲惨的命运。 难点 1.了解作者描写环境的用意,体会环境描写对深化课文中心意思、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扫除阅读障碍;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了解老舍及其作品。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引发思考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学生回答,介绍老舍的情况。《济南的冬天》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茶馆》、《龙须沟》剧本等,以嘲笑代愤怒,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但是,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屈辱于1966年8月跳湖自尽。 3.学生回答。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同学们现在是秋风送爽,温度适宜。回忆一下整个夏天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感受?提问两至三个同学,老师适做补充引出课题的关键词语:烈日、暴雨。 2.回忆我们学过哪些老舍的文章?作者的基本情况(原名、字)?他有哪些代表作品?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哪里? 重点介绍《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破产的农民祥子,迫于生计,由农村流落到城里,在车行里做了人力车夫,经历了三次买车卖车风暴。第一次:苦干三年好不容易买了辆新车,第一天出车就撞了军阀士兵;第二次:去曹教授家继续苦干,攒够了可以买车的钱却被侦探搜捕敲诈掉了;第三次:受车行老板女儿的诱惑结了婚,拿虎妞的私房钱买了辆旧车。可不久虎妞难产死了,为了给亡妻办丧,洋车被破卖掉了。失去妻儿的打击,加上生活的窘困,使得他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从此一蹶不振。但是他对生活还有一丝憧憬,他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把他一直钟爱却被迫卖身的小福子从下等妓院里赎出来。然而最后,小福子已经忍受不了地狱般的折磨和屈辱而自杀含恨离开了人世。失去精神支柱的祥子终于崩溃了,开始沦为一个懒惰自私的无赖,一具没有希望和思想的行尸走肉。   祥子原本是个年轻力壮、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年轻人,他对社会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做一个自由独立的劳动者。但结果却是悲哀的。 4.祥子的故事,拍成过电影,改编成戏剧,传播甚广,同学们多半是知道一些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原著,看看原著中的这一段对祥子是如何描写的。为了使同学们学习有个重点,现在出几个思考题,大家自己阅读、理解文章,想一想这几个题该怎么回答。 ①阅读课文后,请将题目改成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②文中哪些地方描写祥子?对祥子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些描写表明什么? ③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物环境的?为什么要作这些描写? 二、阅读课文,明确结构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指名三四位同学回答后,教师补充明确: (1—6)烈日下拉车 (7—16)暴雨下拉车。 2.学生讨论:本文的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以此为题,一是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二和天气变化相一致。 3.找出第2段和第11段,先自由朗读,后个别朗读。 1.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2.你觉得本文的题目有何特点? 3.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最具感染力的景物描写,并且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景物描写表现的情感。 三、精读课文,分析第一部分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