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查2011.10.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粪便检查2011.10.ppt

IT Fundamentals 粪便检查 肾内科 诊断学 赵学兰 2011.10 正常粪便由已经消化和消化不全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所组成,粪便检查的目的有4个: 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 了解消化状况,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 隐血试验(OB)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试验 检查有无致病菌以防治肠道传染病 4、对某些寄生虫及虫卵的初筛检测,应采取三送三检,因许多肠道原虫和某些蠕虫卵都有周期性排出现象 5、查阿米巴滋养体→保温,尤其是冬季 6、查蛲虫卵→用薄膜拭子于清晨排便前向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送验 7、粪便隐血试验:素食三天,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否则易出现假阳性 8、无自动排便而又必须检查→肛诊法 注:灌肠或服用油类泻剂的粪便不能用于标本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量:正常成人,每日一次,100--300g,与饮食的量、种类及消化器官功能有关 2、颜色和性状: 正常成人:黄褐色,成型 婴儿:黄色或金黄色,可不成型 病理情况下有如下改变: ①粥状(稀糊状)或水样便: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②粘液脓血便:肠道下段炎症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③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有五大原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 急性胃粘膜病变:诱因(药物、应急) 肝硬化→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 胆道出血 ④鲜血便:下消出血、痔疮、肛裂、结肠癌、痢疾 ⑤白陶土样便:阻塞性黄疸、钡餐透视后 ⑥米汤样(米泔样):霍乱、副霍乱 ⑦细条状便:直肠癌 ⑧球状硬便:便秘 3、气味: 正常:臭味 因含有蛋白质分解产物(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 直肠癌溃烂,慢性胰腺炎:恶臭味 4、寄生虫体:蛔虫、蛲虫、绦虫 5、结石:胆石、胰石、胃石、粪石 (二)显微镜检查: 1、细胞: (1)白细胞: N:不见/偶见 反映肠道炎症轻重 肠炎:<15个/HP 菌痢:满布视野 E:过敏性肠炎 肠道寄生虫病 (2)红细胞: 正常:无 出现时见于肠道下段炎症: 菌痢 阿米巴痢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出血:直肠息肉、结肠癌 (3)巨噬细胞:一种吞噬较大异物的单核细胞,含有吞噬颗粒及细胞碎屑。见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 (4)肠粘膜上皮细胞: 正常情况下少量脱落的柱状上皮细胞被破坏→不见 结肠炎症时:增多 假膜性肠炎:多见 2、食物残渣: 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系已消化的无定形细小颗粒,仅可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未及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 (1)淀粉颗粒:具有同心性线纹的不规则块状物,遇碘呈黑兰色 大量出现→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 (2)脂肪小滴:正常进食的中性脂肪经胰脂肪酶消化分解后,大多被吸收,因此很少见到 大量出现→脂肪消化不良:肠蠕动亢进,腹泻、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 (3)肌肉纤维:正常情况下,经蛋白酶消化分解后大多消失 大量出现→蛋白质消化不良及肠蠕动亢进、腹泻 (4)结缔组织:正常少见 胃疾患缺乏胃蛋白酶时增多 (5)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 形态多样,正常少见 肠蠕动亢进时增多 3、寄生虫和寄生虫卵 (三)化学检查: 隐血试验(fa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 正常(一) 当有消化道出血及呼吸道出血咽到消化道当中,均可出现阳性 阳性见于: 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五大原因) 下消化道出血:肠结核、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全身出血性疾病在消化道表现:BPC↓性紫癜 、EHF、 尿毒症 钩虫病 假阳性: 食物因素:大量食用动物血、肝、瘦肉、牛奶等 药物因素:铁剂如FeSO4、福乃得、维生素C 近年来为解决FOBT特异性问题和鉴别消化道出血部位建立了一些免疫学检查法,如胶体金法、免疫斑点法。所用抗体有两种,一种为抗人血红蛋白抗体,另一种为抗人红细胞基质抗体。后者可检出下消化道出血。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时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经消化酶降解变性已失去原来的免疫原性。免疫法隐血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同时不受动物血红蛋白干扰,因而不需控制饮食 (四)细菌学检查: 正常粪便中有许多细菌,占干重1/3。如大肠杆菌、厌氧菌和肠球菌是成人粪便中主要菌群,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多为过路菌,此外还有少量芽胞菌和酵母菌。这些细菌出现均无临床意义 肠道致病菌检查:直接涂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