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教学论》授课教案3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与组织形式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过程的,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进行教学过程实现的,教学的组织和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的,教学质量评估也要放在教学过程只进行考察。因此,“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论的基本理论”。
一、历史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出发,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和理论。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教学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讨论,颇多歧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是解放初我国在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指导,通过不断的研究、探讨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观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比较流行的、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
(2)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是包含了认识过程的、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典型的表述如“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培养目标要求的过程”。这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部分地抓到了“教学”这一事物的实质。
(3)层次类型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多矛盾的复杂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认为从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来看,教学过程各有其不同方面的本质,而且随着我们对教学过程各方面关系的认识深化,教学过程本质的层次类型将会不断增多。
(4)传递说。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注重教师所传授内容、经验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的意义,但抹杀了学生在教学论中作为目的主体的本体论地位。
(5)学习说。这种观点与传递说相对,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所谓教学就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发展智能和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这种观点强调学生学习之于教学的本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当代教学论重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生动活泼学习成长的发展趋势的。
(6)统一说。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活动,这是教学本质统一说的基本观点。统一说的着眼点是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涉及到对教学论根本问题的认识,对于教学论体系的建设和有关具体问题的研究,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7)实践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学习的过程。所有的教学环节,组织活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等,都是达成教学之发展目的的必要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循序渐进的生长、持续不断的改造,儿童和青少年便逐步成长而终于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实践说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
(8)认识-实践说。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这种观点注意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看到了这一过程的整体性;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全面肯定,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特别是实践的主体,表现出对教学目的性的比较深入的理解;在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分析、探讨基础上,试图用系统的观点,完整、准确地表述其本质特征,说明其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已趋向综合。
(9)价值增殖说。认为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为基础,也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论根本基础,变认识论的单视角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双视角考察。并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科教学中为了取得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的教育价值的增殖,运用学生素质形成的各种规律,和学生共同展开的价值构想、价值调节、价值实现的活动过程。
(10)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人们在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理解差异很大,思考的角度及所持的立场、观点多有不同,表现出对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第一种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活动系统,还是一个社会活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着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构,存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它们作为教学过程的社会情境,给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以各种影响”。第二种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一种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有效的、便利的手段,一种比较高级的教学技能甚至是教学艺术的一部分,因而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必不可少或不可替代的。第三种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这样的交往作为模仿、理解、体验的对象、内容直接进入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一个现实的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esign Guide for Green Building of Shenzhen.doc
- D简易风洞及控制系统.doc
- EEPO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doc
- Ei数据库对中英文摘要和文章编排格式的要求.doc
- epidata数据管理软件录入操作说明.doc
- ERP申请线上教程.doc
- FZW2015-003.doc
- GF-2015-0171 合同编号:.doc
- GF-2015-0172 合同编号:.doc
- GMAT语法笔记之四步搞定.doc
- 初中语文经典古文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筛选与分析课文的方法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途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科学实验报告写作的指导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情绪管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在课堂观察中的有效反馈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学习方式的变迁与教育应对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