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第二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制度 第五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和计量 本章学习目的: 1、理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与重点掌握其本质; 2、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 3、重点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了解该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4、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问题。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二、商品经济与交换行为 1、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2、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 (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 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拓展了交易的地域。 三、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 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第二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根据货币材料的演变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和物品。 具备的性质: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一、实物货币(Commodity Money) 1、定义: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非货币用途的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 2、内容:如在中国历史上,龟壳、海贝、蚌珠、皮毛、米粟、布帛、农具等都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过。 3、缺点:受本身使用价值的限制,生产地域的限制运用范围很有限,不便于保存和携带,不能解决找零问题,难以统一价值标准。 二、金属货币(Gold Standard) 1、定义: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形状的货币。 2、金银作为货币的优越性: 1)易标准化;2)易分割;3)易携带;4)易保存;5)稀缺性。 3、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商时代,金属货币就已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 4、缺点:携带不便,不能满足大额和跨地区的交易;金属材料的开采和冶炼国家难以垄断和控制 补充:我们生活中的金属货币——硬币 日本的硬币自动化处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的地步。据了解,目前日本人均使用硬币数量为700多枚(发达国家人均使用硬币都在400枚以上),年生产硬币达30亿枚以上。而我国人均使用的硬币数量仅为20枚左右(原有的1分、2分、5分硬币已基本退出流通领域)。 而小额辅币起的是找零作用,这一作用只要现金流通存在就永远不会消失。 硬币使用周期长,制造成本相对使用周期而言比较低,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民银行总行一直希望增加硬币的发行和流通,但又迫于目前市场上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处理设备,所以硬币发行和使用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据悉从今年起,各家银行已加大这一方面设备的引进。 三、信用货币 1、定义: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2、发展:货币的流通可以由价值符号来执行,银票出现,不兑换纸币出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公元11世纪,北宋的交子是典型的纸币,它是由国家印制、强制行使的不兑现的货币符号。 其后元、明、清发行的宝钞,也属于典型的纸币。 3、优点:更易携带保管;印刷成本低于铸造;可避免自然磨损和人为破坏。 4、缺点: ●信用货币完全建立在信用之上,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之上。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与金属货币也无必然联系,人们接收仅仅是因为他们预期他人也会接受它。 ●信用货币在名义上是中央银行的债务和持有人的债权,尽管这种债权是不能兑现的。 ●政府掌握了发行货币的权利,就可能滥用这份权利,于是常常导致通货膨胀。 四、电子货币(E-money) 1、定义:不使用硬币、纸币和支票的支付方式,而是通过以银行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无形电子方式来进行货币的收支活动。 2、电子货币特点: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现阶段通常以各种形式的银行卡为媒体。 小结: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联系: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区别: 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后者 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 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稳定。 二、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1、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流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