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旅游美的美感经验
陈昌茂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 旅游美及美感发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一次旅游活动过程由前过程、过程、后过程三部分构成,表现为五个节点:愿游—行游—居游—-憇游—忆游组成的逻辑结构。前过程是对旅游标示物的认知,激发出旅游动机的过程—愿游;过程是游览过程,表现行游、居游、憩游;后过程是游览活动完成后游客对旅游的回忆—忆游。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某一节点客体形象的冲击而创生的直觉形象是一种美感经验,是旅游生活的最高体验,具有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的特征。
关键词 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
“美学的主题在指向某个意识主体与某一对象的相遇(meeting)就得到了最佳描述。”(英伽登)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及美感。美感经验又叫美感,从心理感受上说,就是审美事件发生时所呈现的一种独特的陶醉的瞬间状态。美感经验是审美事件的唯一标志,只有产生了美感经验的活动,才能称作审美活动。
美感经验不同于一般感官感觉的区别在于:一、美感是内在心身与审美对象统一为一个直觉形象的经验。二、美感是经过人的内在心境和情感自主创生才能诞生。三、美感经验不是纯粹的生理感官层次上的,而是人的心、身、情感等整个生命活动所突然创生的状态。
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把人类早期的智慧称为“诗性智慧”,人类的文明正是凭借这种“诗性智慧”建立起来的。 “诗性”具丰富的内涵特质,主要是指一种凭感官直觉的活动,不是靠理性的逻辑支配的行为。美感经验是表现性的、形成性的表现性主要是指美感经验是人的内在身心的外在显现,即“表现”;形成性就是自主形成、自主的。
1、旅游愿游神话诗性的表现形式
-----神话图境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首论拟态环境现象。拟态环境的特点:以现实环境为原型,但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现实,其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愿游是拟态环境的意义引起一种指向的想像的想像幻想,它植根于反映了人们的境界。幻想是一种符号手段,按标志符号来虚构的一种对生活作夸张的想像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充满丰富的诗意的幻想,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象境。
2、旅游愿游神话诗性的发生机制
-----原型神话化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存在三种意义上的“现实”: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加工后呈现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三是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主观现实”是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为中介而形成。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产生了一定的偏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就旅游大众传播来说,这种偏离带有加强的主观性-----“故意偏离”-----用一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替代“客观现实”,它往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在原型上附加了另外的“意义”----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客观现实”。于是,游客大脑中的“现实”就经历了两次偏离呈现一种格外的“超现实”图景,一种神话图境,令人向往。由于从原型到超现实的过程与神话形成的过程极为相似,我们用“神话化”来表述。
3、旅游愿游神话诗性的审美结构
----神话结构
旅游标示物是旅游地旅游审美文化地标性“感性实体”,神话诗性是游客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中创生出来的一种旅游美美感。
神话诗性是愿游活动中创生的旅游美美感,它是借助想像和幻想想像和幻想粘合粘合就是把两种或以上本无关系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夸张 夸张是故意增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情景交融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活动,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又可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寓情、咏物言志、直抒胸臆、融情于事和融情于理等。抒情主要反映活的精神方面,通过对的审美,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生的辩证统一。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花鸟草木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中,抒情而不,景而,借景抒情,情以兴,能使蕴藉悠远,情丰意密,。
行游(观光)的方式往往是“取景框”的方式,因而它对于景观特征更为敏感,景物更多是以“画面”的方式呈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