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合作.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货币金融法,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金融全球化的原因,金融运作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合作,中英合作国际商务金融

第九章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合作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概述 金融全球化的概念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金融全球化的成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的概念 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趋势,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各国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二、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资本流动全球化 货币体系全球化 金融市场全球化 金融机构全球化 金融协调和监管全球化 金融危机全球化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是集中体现 三、金融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是根本动因 技术革新和进步 经济形势的变化 金融管制的放松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投资偏好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离岸金融市场不断衰落 私人资本成为全球资本流动主体 机构投资者异军突起 国际游资实力膨胀 五、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二节 区域性货币合作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概况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三、亚洲货币合作的概况 *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性货币合作 第三节 国际货币合作中的国际金融机构 实现跨国经营目标国际投资的发展为一些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深化了国际分工 促进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 为跨国公司创造条件 带来金融泡沫,加剧金融风险 对各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产生较大的冲击 或多或少地侵蚀一国宏观经济决策的独立性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 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与冲突更趋明显化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通货区理论(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简称OCA),它主要研究如何给通货区确定一个最佳范围,即具有什么样特性的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可以结合成为一个通货区,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加入通货区是利大于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加入通货区是利小于弊。 (一)单一指标分析法   所谓单一指标分析法,是试图找出单一标准去界定恰当的通货区范围。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在最早引入最优通货区概念时,首次运用了单一指标分析法,在此以后,麦金农(Ronald McKinnon)、凯南(Peter Kenen)和伊格拉姆(James Ingram)等提出了各自的划分标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最优通货区理论。 1.要素流动性分析   要素流动性分析是在1961年由蒙代尔提出的一种最优通货区理论,他主张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通货区的标准。 2.经济开放性分析   1963年,麦金农提出,应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通货区的标准根据麦金农的观点,要运用调整名义汇率的方法实现内外均衡的经济目标,必须通过调节贸易品对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发挥作用。以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为例,本币贬值要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有贸易品对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引发本国生产转向贸易品,本国消费离开贸易品,从而使该国经济恢复均衡。 3.产品多样性分析   1969年由凯南提出以产品多样性作为确定最优通货区的标准。产品高度多样化的国家能够出口范围较宽的各种商品,可以通过资源向其他产品和部门的转移,来缓解需求减少的冲击。多样化的生产结构还使整体经济对单一产品和部门的依赖性降低,对单一产品或部门的冲击,不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 4.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 1969年,詹姆斯·伊格拉姆提出应在决定最优通货区规模时考虑一国的金融特征,并于1973年正式提出以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划分最优通货区标准的理论。 5.通货膨胀相似程度分析 1970年和1971年,哈伯勒和弗莱明认为,除了由于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同和工会力量不同以外,国际收支失衡最有可能是由货币政策不同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离散趋势所造成的。所以,具备相同或相近通货膨胀率,应该是组成最优货币区的重要标准。 通货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成员国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增长的看法,以及对这两个指标之间交替能力的认识是否具有合理的一致性。一个不能容忍失业的国家是难以同一个不能容忍通货膨胀的国家在政策取向上保持一致的。 6.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 (二)成本—收益分析法 单一指标分析法表明,以某一指标作为判断最优通货区的唯一标准都是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由传统的单一指标分析法向综合分析法发展。成本—收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比较一国加入通货区的货币效率收益与经济稳定性损失成本,来综合判断一国是否应该做出加入通货区的决策,以及加入通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