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ppt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ppt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 护理 广东省中医院 陈 琨 咳嗽与咳痰 1、护理评估 (1)了解病史 (2)观察咳嗽咳痰特点: 咳嗽的性质、音色、节律 痰的色、质、量、气味、是否容易咳出 请思考:痰液颜色、气味与疾病的关系? (3)了解伴随症状和体征 与体位关系,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啰音等 (4)了解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 用了哪些祛痰、镇咳药物 (5)了解病人心理状态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炎症、痰液粘稠、以及疲乏、胸痛、意识障碍等导致无效咳嗽有关 焦虑 与咳嗽剧烈、排痰不畅而影响休息工作,久治不愈有关 有窒息的危险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无力排痰、意识障碍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 1、环境 2、避免诱因 3、饮食护理 4、病情观察 5、消毒隔离 6、用药护理 7、促进有效排痰 (1)胸部物理治疗: (2)湿化和雾化疗法 胸部物理治疗(CPT) : 是利用机械力量使呼吸道内分泌物松动并排出体外一组治疗措施。 包括: 深呼吸--咳嗽 --胸部叩击 震颤--体位引流--机械吸引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正确咳嗽: 体位:坐位,双脚着地、稍前倾 方法:数次慢、深腹式呼吸,缩唇慢呼气 深吸气后屏气3-5S,从胸腔3-5次短 促有力的咳嗽吐出痰液 胸部叩击 适应症:久病体弱、长期卧床、 排痰无力者 方法:胸部扣击 胸部扣击(翻身) 两手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 迅速而规律地叩击肺部各肺叶,每一肺叶 要反复叩击1min—3min,在叩击同时要鼓 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 叩击注意事项、禁忌症: 1、时间:5—15分钟/次,宜于餐前至少30分钟或餐后至少2小时进行 2、叩击应在肺野进行,避开乳房、心脏、骨突处及硬物,叩击部位及范围取决于病情,从肺下叶开始 3、叩击力量适中、手法正确,病人不感疼痛 4、叩击时用单层薄布保护以防皮肤发红 5、操作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并进行肺部听诊,治疗 后应观察疗效 体位引流 定义: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 出体外,因而又称重力引流 适用症:适用于大量脓痰患者。 禁忌症:  因体位引流而加重发绀或呼吸窘迫现象者;  颅内压上升征兆的个案;  生命征象不稳定,病况危急者。 机械吸引 吸引时间<15秒/次,两次间隔大于3分钟。 重症病人可在吸痰前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并可滴入药物。 湿化雾化疗法的注意事项 1、防止窒息 2、控制雾化量: 湿化不够:达不到治疗目的 湿化过度:痰液增多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3、药物注意事项:刺激支气管→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支扩剂副作用或毒性作用 4、防止并发症:长期生理盐水雾化吸入→钠吸收过多→心力衰竭 5、防止感染:喷射雾化器应定期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避免交叉感染 6、控制雾化温度:35-37℃ 肺源性呼吸困难 1、护理评估 (1)病史 (2)呼吸困难特点、起病情况、类型 、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变化。评估呼吸困难和缺氧的程度。了解伴随症状。 请思考: 肺原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及病因 (3)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 使用抗生素、祛痰药情况。胸片、痰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情况。 (4)病人心理状态、睡眠情况。 2、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痉挛、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日常活动时供氧不足、疲乏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 1、环境与休息 2、饮食护理 3、心理护理 4、用药护理 5、病情观察 6、保持呼吸道通畅 7、氧疗与机械通气 1、休息与环境 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设置跨床小桌,方便病人休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病人排痰(方法见前) 3、按医嘱正确氧疗★ ▲ 一般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一般流量(2~4L/min)、浓度(29%~37%)给氧。 ▲ 严重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面罩短时间、间歇高流量(4~6L/min)、高浓度(45%~53%)给氧。 ▲ 缺氧而有二氧化碳潴留者(PaO2<60mmHg,PaCO2>50mmHg),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法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给氧 ▲ 及时观察氧疗疗效。及时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