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西安市城南为例.pdf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西安市城南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研 地利用现状图,应用GIS空间分析软件,对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土地利用 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相对定量的分析和 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1城市边缘区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异常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敏 感地带”和“脆弱危机带”,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的复杂性、易变性、过渡性和脆弱型, 其被誉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根本的特性 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居工地)“遍地开花”,大面积增加。而耕地却大量减少,空间 上被蚕食。 (2)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土地利用类型在字间分布 呈现出距离层次性,即随着距离城市主城区的增加,其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规律 性变化,表现为:居工地主导型一耕地与居工地主导型一耕地主导型一耕地与林地主 导型、林地与耕地主导型一林地主导型。 (3)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和居工地变化为主,耕地变化为主和以居工地变 化为主的乡镇、街道办的数量占研究区内乡镇、街道办总数目的94%。其中,耕地变 化呈现出明显的“半圈层”式的空间格局:以一级耕地变化强度区为核心,向外围(研 究区东、南、西三个方向)逐级递减。居工地变化强度较大的乡镇、街道办同时也是 耕地变化较大的乡镇、街道办:居工地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级变化强度区呈现出由 北向南空问延伸拓展的趋势,这与西安市城市南北方向发展轴的轴线效应不谋而合。 (4)利用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的结果,构建土地利用变 的衰退。在空间格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与较低区东话对称,而生态环境质量 高值区与较高区在空间上表现为东西向延伸,此格局必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 影响。 (5)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主要是由耕地、园地、居工地变化而引起的,其中, 由耕地向居工地转化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衰退的最主要原因,而耕地向园地方向的转 换又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原因具有明显的 空间图谱特性,即随着距城市主城区距离的增加,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也发生了 变化,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表现为:耕地转化为居工地一园地转换为眉工地一 林地转换为居工地;而生态环境质量衰退区表现为:耕地转化为园地一耕地转化为林 地。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机理与趋势西安市 Abstract landuse andassociated Researchon change effectsoneco·environmentisthe ofresearchon environment isalsothe contentofthe importantpart global change,and key sustainable a ofthesouth inXi’an,we developmentstudy。Assample urban adopt fringe thelanduse in1990、1996、1998、2000and sourc把,andusethe data 2002asthe digital in1990and2002 use landuse asthe source。BasedonGIS images graphic difference rise stru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